黨建強基 實干開局
繪就潮州社會工作新畫卷
潮州社會工作過去一年交出一份“善治答卷”
春風送暖,綠意盎然,一場以“黨建+商會林”為主題的植樹活動在潮安區歸湖鎮溪美村拉開帷幕。黨員干部、志愿者們揮鋤挖坑、扶苗澆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生態文明理念,約500株嘉寶果、枇杷、荔枝樹苗扎根“商會林”,為溪美村添上一片生機勃勃的新綠,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市委號召,紛紛投身“百千萬工程”建設、綠美潮州生態建設中。
2024年4月,潮州市委社會工作部掛牌成立,標志著潮州社會工作開啟新篇章、邁上新征程。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社會工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以“黨建紅”串聯基層治理的千條線,在行業協會商會改革、新業態服務、文化賦能治理等領域破題探路,交出了一份“善治答卷”:全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落戶湘橋區橋東街道社光村,潮安區古巷陶瓷協會成為中央社會工作部行業協會商會工作聯系點,38.1萬名志愿者用1467萬小時服務時長織就民生保障網……潮州正以獨特的人文底色,書寫新時代社會治理的潮韻篇章。

從深化改革到服務中心
開啟潮州社會工作新征程
作為新一輪機構改革的重點內容,2024年5月底,潮州市、縣(區)委社會工作部門組建工作全部完成。
一年來,全市社會工作部門牢牢把握“指揮部”“開發區”工作定位,按照“政治立部、制度建部、學習強部、實干興部、從嚴治部”總體要求,學習起步、調研開路、實干破題,高效完成市縣(區)機構組建、職能劃轉、業務銜接等改革工作。市委社會工作部機關黨支部獲評為第一批市直機關“四強”黨支部,創建“潮州社會講堂”,進一步深化干部隊伍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思踐悟,組建社會工作領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隊,推動全市“兩新”黨組織全覆蓋開展黨紀學習教育。
一年來,全市社會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健全“兩新”工委工作規則,深化志愿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推動社會工作高效規范運轉。
開展“綠美興村、志愿有我”植樹活動。
一年來,全市社會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助力“百千萬工程”等中心工作,制定實施凝聚社會力量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十項措施,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751個,建立“機關+銀行+商協會+企業”黨建共建模式,引入金融活水,專項服務“百千萬工程”,發動開展“我在世界美食之都(潮州)有棵樹”等活動,開展“綠美興村”專項行動,今年3月,新興領域1000多人參與植樹活動,種植樹木3000多棵,助力綠美潮州生態建設,去年“7·26”應急救援工作,發動社會力量轉移救助5400多名群眾,三環慈善會捐建4億多元的“潮人公園”即將建成……
從暖新驛站到共治力量
服務升級激活新興領域黨建新動能
正午的東寶廣場“暖新驛站”,外賣騎手小陶邊給電動車充電邊感慨:“以前最怕雨天訂單多,現在驛站有雨衣、姜茶,還能給手機‘續命’。”在其手機屏幕上,全市33個驛站的位置在高德地圖實時閃爍,織就一張“暖新服務網”。
當前,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新興領域迅速發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社會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一年來,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將新興領域黨的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優化“兩新”工作規則,強化“管行業也要管黨建”要求,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轉型,有形有效抓實“兩個覆蓋”,成立快遞行業黨委、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做好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如今,快遞車貼上“黨員先鋒號”標識,外賣騎手佩戴黨員徽章接單,黨旗在產業鏈、供應鏈上高高飄揚。
一年來,市委社會工作部建立推行“兩企三新”訴求建議直通機制和結對聯系機制,推動“兩新”工委成員單位和各級黨組織為企業和群眾解決實際困難340多個;推動建立“法官/律師+行業協會商會”多元解紛機制,在陶瓷、食品等支柱產業成立14個商會調解委員會,協同化解涉企糾紛……
市“強新聯新暖新”專項行動暨愛心驛站揭牌儀式。
一年來,市委社會工作部堅持把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下大力氣凝聚“新”力量、激發“新”動能。針對新就業群體“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充電難”等痛點,積極實施“強新聯新暖新”專項行動,指導幫助具備條件的新業態建立黨組織活動場所,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小區物業等開放共享活動空間,并整合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會驛站等資源,在全市各縣區新建改造一批暖新標準化驛站,配備飲水機、微波爐、應急藥箱等設施,打造友好社區、友好商圈、友好樓宇等“友好場景”,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飲水、熱飯、充電等基礎服務。成立8支市級“兩企三新”志愿服務隊,開展“冬日送溫暖”“親子花燈送騎手”等活動,惠及新就業群體超2000人次。
如今,這些感受到“家”溫暖的新就業群體,正逐漸從“服務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快遞車變身“消防宣傳車”,外賣箱貼上反詐標語,網約車司機化身“文明出行監督員”……這些穿梭街巷的“城市蜜蜂”,成為城市治理的共同體,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新力量。
從雙輪驅動到文化賦能
潮韻特色書寫治理新篇章
清晨的韓江畔,湘橋區橋東街道社光村村民議事廳內茶香裊裊。老黨員陳叔輕抿一口工夫茶,指著墻上的“茶文化六步調解法”流程圖笑道:“以前鄰里糾紛要鬧到村委會,現在一杯茶的工夫就能說開。”不遠處,社工站的“三老常青顧問團”正與年輕志愿者策劃周末的“非遺課堂”。這樣的場景,正是潮州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湘橋區太平街道開元社區設立居民議事廳,促進鄰里溝通交流。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黨的領導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我市堅持系統謀劃,構建市委書記牽頭、多部門協同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形成由市委社會工作部承擔具體協調工作、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治理格局,通過基層治理與基層政權建設“雙輪驅動”,推動鎮街職責優化和權責匹配。一年來,深入開展村級組織“濫掛牌”問題整治,累計清理冗余制度牌1.2萬多塊,全市47個鎮(街、場)、894個行政村全覆蓋配備“粵智助”政務服務自助機,實現一村通辦、一網通辦,全市基層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饒平縣柘林鎮柘北村村民在長者食堂用餐。 吳育杭 攝
“感謝政府的關心,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用餐場所,菜色很豐富,我們都喜歡來這里就餐。”每當中午時分,位于饒平縣柘林鎮柘北村的長者食堂里飯菜飄香,村民詹阿姨和其他老人結伴前來就餐,午飯后,他們還可以相約在老年人活動中心沏上一壺好茶,嘮嘮家常。
去年以來,饒平縣選取柘林鎮柘北村為試點,拆圍墻破“心墻”,通過盤活閑置資產,將柘北村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建積分超市、長者食堂、老年人活動中心、文化展廳等功能區有機整合起來,打造成為“食、養、娛、學”一站式全齡友好型服務綜合體,建成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活動中心,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實現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可感可及。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平臺。這一年,全市社會工作部門積極推進“兩社三中心”建設,全力打造“新潮鄰里”特色品牌。此外,市委組織部、市委社會工作部以黨建引領為抓手,結合社區分類治理和社區運營試點,以“中心+站點”建立“10分鐘古城黨群服務圈”;探索“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樓棟黨員聯系戶”模式,將社區治理服務送進家門;以兩院、兩校、兩社區、兩村融合模式,構建“15分鐘韓東片區黨群服務圈”。市委社會工作部還在全市擇優確立首批25個社會工作觀察聯系點、25名觀察員,開辦“社區微心聲”民生欄目,聽社情察民意、匯民智解民憂,已解決社區居民反映的社保醫保、市政設施、社會福利、環境噪音、鄰里糾紛、物業費糾紛等民生領域急難愁盼問題12個,深受廣大群眾的好評。
“社放光彩 逐夢新程”——助力“百千萬工程”村晚文藝匯演。
潮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如何利用文化賦能基層治理?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有關部門積極探索“1+4+N”文化賦能基層治理路徑,強化黨建引領,統籌各種文化資源和文化陣地,推動形成剛健樸實、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組織開展“村晚”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凝聚群眾參與自治的合力;大力推廣“茶文化六步調解法”,綜合利用“茶+調解”場所,將基層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發揮桑梓文化和潮商文化正向作用,反哺美麗鄉村建設,發動各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將優秀傳統文化和道德建設納入村規民約,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好家風促社風民風,讓“家文化”成為基層善治的潤滑劑。
從分散服務到七彩矩陣
志愿星火溫暖萬家燈火
“醫生耐心地幫我進行針灸理療,肩頸酸痛有所緩解。感謝政府的關心,解決了我們出門看病不便的問題。”3月13日,在2025潮州市學雷鋒全民志愿服務活動上,醫護志愿者深入太平街道社工站為長者們開展義醫義診服務。經過專業的治療,南門社區居民李叔豎起了大拇指,對志愿者的健康服務表示感謝。
在潮州,志愿服務活動類型豐富,這場以“社工藍”聯動“志愿紅”活動是我市進一步深化志愿服務行動,賦能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
市“七彩”志愿服務賦能基層治理專項行動啟動儀式。
為進一步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市委社會工作部成立后,著手健全志愿服務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調整全市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設置,制定相關工作規則,構建起市委統一領導,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負責,各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履職盡責、聯動高效的志愿服務工作格局。率先在全省成立地市級志愿服務公益基金,同時,孵化“七彩”志愿服務矩陣——以“黨建引領紅”“暖心幫扶橙”等七大主題分類施策,開展“黨建+志愿”、鄰里互助、義醫義診、綠美生態、鄉村振興、平安守護、文化講解等特色志愿活動,推動志愿服務資源力量下沉基層、服務群眾。
與此同時,開展“黨建引領 志愿同行”一月一主題活動,發動市直相關單位按職能分時分眾分類打造“綠色行動護家園”“敬老愛老暖人心”等12個主題志愿服務品牌系列活動;全市招募超600名青年志愿者在高鐵潮汕站、潮安站、饒平站開展春運“暖冬行動”,為旅客提供問詢引導、票務協助、秩序維護等服務;組織志愿力量參與“平安暖心高考”活動,服務考生超1.6萬人;去年國慶期間組織超6000人次志愿服務助力全市文旅活動……湘橋區太平街道南門社區入選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候選名單,2911個志愿服務組織及團體溫暖著潮州這座城。
聘任首批社會工作人才智庫成員。
為強化志愿者隊伍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市委社會工作部在全市大力推進志愿者注冊工作,指導饒平縣在全市率先成立縣志愿者聯合會,指導成立全市首個護林護河志愿者聯合會,并通過校地合作,與韓山師范學院聯合舉辦“社會工作人才能力提升暨志愿服務培訓班”,以“共建+智庫”創新舉措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在市區的主干道上,不時可以看到由市委社會工作部發起的“志愿潮州 一路同行”主題公交專線環城穿梭,公交車車身上亮出“潮州紅馬甲”的形象。“志愿潮州”“傳播志愿服務文化”……部分主干道沿路的太陽能果皮箱也嵌入了富有潮州特色的志愿公益宣傳海報。如今的鳳城志愿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志愿者隊伍持續壯大,志愿服務活動遍地開花,文明新風蔚然成風,參與志愿服務正在成為廣大市民向上向善的日常習慣。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2024年是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的開局之年。我市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通道,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信訪矛盾的化解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組建第一年是打基礎,第二年是促提升。市委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實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緊扣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化市委“一大引領、三大戰役、六大提升”工作安排,緊扣“百千萬工程”“三件大事”“雙年行動”等中心工作,當好“指揮部”,建好“開發區”,堅持和加強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找準社會工作發力方向和重點任務,以黨建紅引領善治路,用文化韻浸潤百姓心,讓志愿星火溫暖萬家燈火,著力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社會治理體系,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潮州新篇章貢獻社會工作力量。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委社會工作部提供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