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腔悠揚起雅調,梨園新苗綻芳華。為促進潮劇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夯實潮劇繁榮發展根基,5月5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指導,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市戲劇家協會主辦的《南國鮮花新苗——黃學嫩潮腔曲韻專輯》發布會暨專場匯報演出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潮劇界的老前輩、全省各潮劇院團的名家新秀以及潮劇票友約800人現場觀看演出,線上多平臺同步直播這場潮劇的視聽盛宴。
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為票友代表贈送專輯。 吳育杭 攝
黃學嫩是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的青年演員,從藝16年來,她苦練基本功,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逐漸掌握了潮劇的表演技巧和藝術精髓,演繹了《寶蓮燈》里的“三圣母”、《莫愁女》里的“莫愁”姑娘等角色,得到業界的高度認可,現為二級演員、市戲劇家協會理事。
《南國鮮花新苗——黃學嫩潮腔曲韻專輯》由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出品,收錄了黃學嫩15首精品潮劇曲目,既有《寶蓮燈》《五子掛帥》等傳統劇目,也有《韓江紙影人》《楓葉情》等新劇目,還有為迎接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創作的新編潮曲《大雅潮州》。發布會上,黃學嫩回顧學藝過程,她希望通過錄唱段、出專輯的方式,讓大眾更輕松融入潮劇,推動潮劇作品的傳播、傳唱、傳承。此次活動也鼓舞了一大批青年演員守正創新促進潮劇事業高質量發展,以青春力量當好潮劇傳承發展的紐帶。
專場匯報演出精彩上演。 謝平勛 攝
在專場匯報演出中,黃學嫩優雅登場,為觀眾帶來《南國鮮花新苗——黃學嫩潮腔曲韻專輯》中的《人間幸福有萬千》《大雅潮州》等曲目表演。觀眾時而屏息凝神,時而隨腔輕哼,沉浸式感受潮劇的魅力。鄭健英、王少瑜、陳聯忠、林初發等潮劇名家傾力助陣,演繹了《盼相逢》《共匡漢室日月長》等經典曲目,彰顯了潮劇界傳承有序、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劇代表性傳承人、一級演員方展榮,汕頭文化藝術學校副校長、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怡凰對潮州市組織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場專輯發布會暨專場匯報演出,不僅是對黃學嫩個人藝術生涯的總結,也是對潮劇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有力推動。”方展榮表示,希望新一代的潮劇演員堅守對潮劇藝術的初心,在提升表演技藝的同時,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秉持開放的心態,多向其他劇種借鑒優秀的表演技巧,取長補短,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讓潮劇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專場匯報演出精彩上演。謝平勛 攝
張怡凰稱贊黃學嫩是潮劇界冉冉升起的一顆璀璨新星。“黃學嫩字正腔圓,‘唱作念打’各項基本功扎實,是一位極具潛力且可塑性強的演員。”張怡凰建議,潮劇演員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挖掘藝術的內涵與深度,才能讓潮劇這一傳統藝術在歲月的長河中代代相傳。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高度重視潮劇青年人才的培養,通過開設潮劇專業班、收徒拜師、“傳幫帶”、劇目傳承、演藝大賽、聯動兄弟院團交流等方式,為年輕演員提供系統全面的訓練機會。同時,中心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在保留傳統經典劇目的基礎上,創排一系列傳統和現代題材劇目,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的關注,有效擴大受眾覆蓋面。
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副主任、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許佳娜表示,接下來,中心將秉持“傳承與創新并重”的理念,加大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打造一支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的潮劇隊伍,持續推進潮劇的創新實踐,創作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讓潮劇這朵“南國鮮花”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視頻|謝平勛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