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以“一雕一刻總關情”為主題的潮州文化大學堂“品‘潮’尋蹤”第八期在潮州日報社舉行。活動邀請潮州木雕產業從業人員及市研究人員,通過交流探討、經歷分享等方式,品非遺之韻,探木雕之美,解讀潮州木雕傳承與發展新路徑。
嘉賓訪談
“潮州金漆木雕”(簡稱潮州木雕),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是“中國四大木雕”之一。作為潮州工藝美術殿堂中一顆璀璨明珠,其以極盡精美的立體多層次鏤空雕和金漆技法而著稱于世,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潮州木雕匠人們在尊重傳統、保持精髓的基礎上,在題材和風格上不斷探索、創新,將這一古老藝術與現代審美、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其向更加多元化、精品化方向發展。如今,潮州木雕不僅作為藝術品裝飾高端場所,還融入現代家居裝飾、文化旅游紀念品等多個領域,形成了集設計、制作、銷售、文化傳播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潮州木雕匠人在技藝傳承以及創新方面作了哪些探索?如何進一步推動潮州木雕產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國家、省博物館在潮州木雕的活化和利用上有哪些舉措?活動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東潮木雕藝術流派創立者李中慶,潮州市博物館文博副研究館員吳麗娥,廣東省工藝美術師、潮州木雕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郭奕輝,潮州市工藝美術師辜培東及潮州木雕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嘉等結合自身從業經歷及專業見解,現場互動、交流探討,深入挖掘闡釋潮州木雕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及品牌打造等,共同探討潮州木雕產業發展新機遇。
“‘龍蝦蟹簍’使用的是潮州木雕絕技——‘鏤空雕’,一鑿一刻、千雕萬琢,玲瓏剔透、層層疊疊,可以直觀地感受其細致之美……”在互動環節,“90后”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陳嘉現場展示潮州木雕經典題材“龍蝦蟹簍”雕刻技藝。觀眾仔細地觀察陳嘉如何雕刻作品,有的還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活動中,潮州日報社聘任本期活動的主講嘉賓為“潮州文化傳播特邀使者”,進一步推動更多的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加入潮州文化研究、傳播隊伍中來,共同推動潮州文化傳承傳播和創新發展。
潮州日報社聘任主講嘉賓為“潮州文化傳播特邀使者”


“90后”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陳嘉現場展示“龍蝦蟹簍”雕刻技藝
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主辦,潮州日報社承辦,旨在系統挖掘展示潮州文化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透過國家、省、市專家學者的視角,跳出潮州看潮州文化,深入挖掘潮州文化在新時代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亮點,著力提升潮州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著力打造中華文化傳承高地。
領導與嘉賓合影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翁燁凰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春生
編輯|張澤慧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