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蠔殼打造帆船造型鎮區入口標志,彰顯海島特色風情;示范主街整潔有序,臨街商鋪風格統一,圩鎮建設煥發新活力……今年來,饒平縣海山鎮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全力開展圩鎮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賦能全域向“美”而行,展現海島新風貌。

用蠔殼打造的海山鎮入鎮通道標志。黃佳琳 攝
如何實現鎮村風貌“顏值”“氣質”雙提升?海山鎮堅持統籌謀劃,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題會,通過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壓實責任鏈條,形成“黨委政府主抓、黨支部聯動、黨員干部、志愿者、群眾全方位參與”的齊抓共管模式。聚焦省道S222海山路段、S504線世聯路段和各村居主干道,全方位組織開展清理整治行動,并對沿線侵占公共空間、影響村容村貌、存在安全隱患的違規建筑進行拆除,為“百千萬工程”騰出發展新空間。自開展“三個三”集中攻堅行動以來,該鎮累計出動人員2300人次,拆除危房、私搭亂建等338處,運載垃圾雜物超1600噸,整治“三線”約24公里,人居環境實現蝶變。


上港村入口。余祺穎 攝
“村里環境變美了,房前屋后建起小公園,出門就可以鍛煉身體,非常舒適。”“外立面的彩繪充滿海島元素,讓人眼前一亮!”這是海山鎮群眾的真切感受。為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后半篇”文章,海山鎮扎實開展農房外立面“微改造”,完成省道S222沿線114間設施農用房外立面彩繪提升,鎮區主街沿街224棟房屋外立面農房風貌同步提升,以“繡花”功夫把“微改造”做成“精提升”。同時,融合海島元素,聚焦鎮村主干道路、老舊危房、衛生盲點等重點區域清拆整治出的閑置地塊,合理規劃場地功能,新增健身區3處、休憩區8處、休閑廣場及口袋公園2處,新劃線停車位80個,不斷構建滿足群眾休閑娛樂需求的“幸福圈”,讓鎮村有“里”有“面”更宜居。

示范主街外立面。黃學釵 攝
“參與門前屋后環境衛生保潔能獲取積分!”近段時間,不少海山鎮居民群眾參與了村容整潔、美化生活環境行動,獲取積分后到“積分超市”換取生活用品,大伙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海山鎮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文明建設,把鄉村文明融入鄉村風貌提升,將維護村容整潔、美化生活環境納入村規民約,巧用“積分制”活動,發揮群眾參與綠化美化的主體作用,累計發放13600積分,小積分“積”活鄉村治理新動能,村規民約“約”出鄉村好環境,讓文明之花美麗綻放。
青磚、舊瓦缸、廢舊輪胎等舊料能用來做什么?海山鎮黨員干部示范帶頭,動員群眾就地取材,利用房前屋后、路邊道旁的裸露地、閑置地等“邊角料”進行精加工,精心打造鄉村“微景觀”。同時,加強對古建筑、古樹名木的修繕和保護,留住海島鄉愁記憶。今年來,海山鎮共打造“四小園”23處,申報美麗庭院25戶,鄉村風貌得到有效改善。

精心打造的隆北文化廣場。黃佳琳 攝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玫
編輯|郭洵汐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