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碼珠江文明基因!八集人文紀錄片《珠江》即將開播,時長共30秒)
11月9日晚上8:00,以全流域視角呈現珠江文化特質的八集人文紀錄片《珠江》,將在央視紀錄頻道及新媒體平臺推出,廣州市廣播電視臺也將跟進播出。
該片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和珠江水利委員會聯合出品、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制作。紀錄片歷時兩年打造,8個攝制組團隊行程超兩萬公里,覆蓋滇、黔、桂、粵、湘、贛6省區,積累素材近800小時。該片還邀請了經濟、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權威專家及珠江文化學者組成顧問團隊,為紀錄片嚴格把好歷史關、學術關。

在歷史縱深中尋找精神坐標
珠江發源于云貴高原,匯西江、北江、東江之水,經由廣東省境內的八大口門流入南海,全長2320公里,是我國境內第三長河流。珠江作為中國南方文明的搖籃之一,孕育了燦爛多彩的嶺南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黃金水道”,在中華文明版圖中占有重要地位。
這部全域影繪珠江的紀錄片,跳出了“江河地理志”的敘事框架,以“開放”為錨點,在歷史縱深中尋找當代中國與世界對話的精神坐標,并成為貫穿全篇的核心主題。
該片首次將珠江流域山脈、水脈與千年商脈、文脈納入統一敘事框架,通過廣州“東方大港”千年通商史、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等歷史坐標,構建了“中國千年開放的活水之源”的文化符號,并以全球視野審視這條“東方大河”在人類交流文明互鑒中的當代價值,為觀眾呈現了珠江文化的獨特魅力。
該片還以當代實踐呼應歷史命題,充分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探索工業化道路、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重構全球產業鏈的壯闊圖景。該片將宏大敘事與微觀表達相結合,聚焦珠江沿岸的普通百姓生活,用他們的視點講述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情感認同,使全片飽含著煙火氣和親和力。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系列組歌頗具感染力,有效升華了紀錄片主題。
全景式展示珠江文化魅力
據了解,《珠江》第一集《那片綠色》將首次全景式梳理珠江的地理、歷史、經濟及人文狀況。第二集《通海夷道》聚焦歷史上珠三角市場“早”“洋”“全”“變”等四個特點,講述一個世界級的超級市場是如何在珠江流域孕育成形的。第三集《海不揚波》通過珠江水域上的一座廟、一個造船舊址、一套管理機構、一套服務體系的講述,梳理珠江與世界的海上貿易交往史,第四集《西來初地》以人文視角出發,展現珠三角作為世界文化深層互動的先鋒區域,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文明進程的強勁能量。
第五集《東方碼頭》以2000年商都廣州為切入點,從一條中軸線到多條中軸線看時代變遷,第六集《廣交天下》以“廣交會”視角,重點講述從輕工、家電、電子到重工業制造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第七集《江邊啖食》從廣府美食切入,講述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的故事,第八集《橋通未來》則通過對橫跨珠江兩岸的“橋”的追述,充分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創新引領的最新成果。
有不少專家認為,《珠江》 以“海與河”的雙重視角, 在史詩般的敘事中完成了一次對珠江文明基因的深度解碼。在眾多以大江大河為主題的人文紀錄片中,它以獨特的視角、巧妙的結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為觀眾呈現了珠江流域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尤其在主題特色的開掘上,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深度與廣度。它不僅為觀眾呈現了珠江的美麗與魅力,也為傳承和弘揚珠江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