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6個中國記者節,我們將鏡頭轉向自身,用筆觸記錄潮州報人積極擁抱系統性變革的生動圖景。今年8月,潮州日報社全面啟動系統性變革。在這場系統性變革浪潮中,潮州報人以“六邊形戰士”的姿態、奔赴現場的堅守、為民發聲的初心,書寫著新時代地方主流媒體的生動實踐。

編輯們集思廣益、反復打磨版面。
從文字到鏡頭:
“六邊形戰士”的破繭成蝶?

“燈光準備!三、二、一——開始!”在《對話》節目錄制現場,曾經的文字記者林宗楷手持話筒從容開場。這已是今年他參與制作的第2期深度訪談節目。從伏案寫作到出鏡主持,這位“老文字”的轉型正是潮州日報社系統性變革的縮影。
變革的脈搏同樣跳動在千里之外的鄭州。在“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秋季招聘活動采訪中,潮州日報社8人團隊展現出不俗的跨界能力:文字記者調試燈光設備,主持人操控攝像機,攝影記者現場撰寫腳本……每個人都在突破傳統角色界限,成為掌握采、編、播、制全流程技能的“六邊形戰士”。
?離現場再近些:
用腳步丈量新聞溫度?


記者們突破傳統角色界限,掌握采、編、播、制全流程技能。
2025年中秋夜,潮州古城燒瓦窯現場火光躍動。潮州日報直播團隊將機位架設在距離瓦窯最近處,鏡頭里跳動的火焰幾乎要溢出屏幕?!耙層^眾感受到瓦窯的溫度!”記者在近40℃的高溫環境中,通過直播帶領15萬觀眾沉浸式體驗這項傳統民俗。當點贊數突破11萬次時,所有汗水都化成了媒體融合創新的生動注腳。
在防御“楊柳”“樺加沙”臺風的報道中,這種現場感更加凸顯。記者頂著狂風暴雨奔赴饒平沿海,發回一條條帶著海風氣息的現場直擊。編輯部與前線緊密聯動,構筑起防風救災報道的協同陣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聞永遠在現場”的職業信念。?
與讀者更親些:
改版升級中的為民初心?

10月1日,全新改版的《潮州日報》以疏朗清新的面貌與讀者見面。這份改變凝結著報人無數個日夜的心血:資深編輯團隊研究了一個月的南方日報和各省報,還邀請南方日報版式專家蒞臨指導,白天討論方案,晚上制作版面,方案前后修改了數十稿。新版面更加突出潮州本土特色,強化《民意直通車》等民生專欄建設,讓報紙更加“接地氣”。
記者的筆觸與鏡頭始終聚焦民生熱點——道路施工、雨污分流工程等群眾關切的問題得到持續追蹤。這種改變不僅停留在版面上,更體現在每位記者轉型成長的足跡里:文字記者開始制作vlog,編輯學習數據分析,主持人嘗試腳本策劃……在系統性變革中,每個人都成為媒體深度融合的參與者、推動者。
今日的潮州報人,正以“深融致遠”的信念破浪前行,用“唱響潮音”的擔當記錄時代。在這場深刻的自我革新中,我們用轉型實踐詮釋著新時代媒體的使命,為構建具有重要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地方新型主流媒體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文字 | 容與
視頻 | 李昊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