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饒平縣聚焦農村人多地少、宅基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難題,以樟溪鎮英粉村為試點,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探索建立“宅基地退出、重新分配”機制,群策群力推進宅基地和農村建房審批建設規范管理,切實滿足群眾合理用地建房需求,為和美鄉村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走進英粉村首期村民住宅項目現場,一排排嶄新的樓房已然成型,今年年底,32戶村民將喜遷新居。據了解,英粉村不僅是全市首個獲評集體住宅和產業用地的村莊,也是首個實現建房審批全流程規范管理的村。其首期村民住宅項目一期32戶預計2025年底前完成建設,還輻射帶動樟溪多個村自愿加入宅基地改革試點行列。
村莊規劃不合理、土地權屬不清是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英粉村主動破局,委托廣州地理研究所編制村莊規劃,引導村民深度、有效參與,為宅基地和農村建房審批管理改革提供清晰土地利用框架。同時,以無人機測繪與入戶調查相結合,全面摸查宅基地數量、布局、權屬等基礎信息,“一戶一案”收集了解村民建房意愿、居住要求等信息,確保“宅改”政策落實符合群眾所期所盼。
英粉村黨支部書記余志涌說,在解決地從哪里來、誰能參與問題上,英粉村創新推出“無償退出+按比補償”制度,明確房屋騰退以及置換補償標準,帶動村民拆除48間老舊房子,整合廢棄果園土地,盤活村莊存量建設用地,成功將38.55畝零散地塊整合為村民農房建設啟動區,制訂相關方案,有效建立起“宅基地退出、重新分配”機制,解決“一戶多宅”、宅基地面積超標等歷史遺留問題。
英粉村推行“統一規劃+統一報建”模式,有效解決建房無序、報建繁瑣問題,而“實行統建+嚴格監督”的舉措,也直擊建房價格貴、質量差的痛點。
余志涌介紹說:“探索‘預付費’建房模式,由強村公司與村民理事會設立共管賬戶,并按項目建設進度階段性付款給承建公司,避免單一主體挪用資金、工程建設‘偷工減料’等情況,增加村民出資建房信心,一期項目實現100%村民自主籌資建設。同時以‘鄉親助力+金融兜底’,成功籌集借款100萬元作為宅改啟動資金,積極協調銀行推出‘美麗家園貸’等系列產品,解決房屋建設、農戶資金短缺問題。”
接下來,饒平縣將持續深化英粉村試點經驗,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進改革,著力在完善長效機制、強化要素保障、提升鄉村風貌上取得更大突破,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農民群眾,奮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新圖景。
來源|饒平融媒
編輯|翁純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