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召開的饒平縣教育大會暨第41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一份亮眼的“教育成績單”引人矚目:高考本科上線1625人,本科率同比提升4.87個百分點;二中實驗學校屏蔽人數43名,名列全市各學校第一;饒平二中成功斬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44支隊伍征戰世界機器人大賽ATC探索者科技挑戰廣東省選拔賽,一舉拿下6個一等獎、25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刷新饒平縣青少年省級科技賽事最佳紀錄……
9月9日,饒平縣召開全縣教育大會暨第41個教師節表彰大會。(饒宣 供)
成績的背后,是饒平縣委、縣政府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懈追求的結果。近年來,饒平從辦學質量、資源整合和基礎設施三個維度協同發力,推動教育事業穩步提升。
在資源整合方面,深圳實驗教育集團饒平縣第二中學進入實體化運作,鹽田高級中學對口幫扶華僑中學,6所省市優質高中與10所鄉鎮薄弱高中結成幫扶對子,校際協同發展的“紐帶”愈發牢固;74所“麻雀學校”完成撤并,饒平瑞光教育集團以饒平二中為核心,輻射8所學校構建起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教育體系,打破學段與校際壁壘,讓優質資源流動更順暢。
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饒平縣投入約1.19億元實現21個鎮“三所學校”全覆蓋,2025年累計46所學校完成近1800臺空調安裝的“清涼工程”,為學生學習打造更舒適的環境。
圍繞“提質”目標,饒平縣積極引進深圳實驗學校等優質資源,優化課程與備考策略,打造一批優質初中,促進公、民辦教育協同發展,增強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的能力,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在促進資源均衡方面,饒平縣重點推進總投資約21.63億元的鳳江新城實驗學校、校園清涼工程等31個教育重點項目,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并通過教師交流輪崗、校際結對幫扶等,加強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實現從“局部強”到“全面優”的轉變。
饒平縣還十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新強師工程”“名師工程”,分層分類培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青年教師,改革教師評價機制,將教學成果、學生評價等納入考核,充分激發教師隊伍活力,推動從“靠經驗”到“專業化”的轉變。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婕
編輯|翁純
審核|梁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