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逐年攀升,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乳腺超聲檢查因其對乳腺組織出色的成像效果及便捷的檢查方式,已成為我國乳腺癌篩查最常用的影像學手段。然而大多數患者并不了解乳腺超聲檢查,下面我們就說說乳腺超聲檢查的那些事。

乳腺結節風險提示卡
什么是乳腺超聲檢查?
乳腺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可重復且無輻射性的乳腺篩查方法,可以通過超聲波的反射成像原理清晰顯示乳腺各層結構、有無乳腺增生,結節等情況,并根據結節的大小、形態、回聲以及血流情況等判斷結節的良惡性概率。
什么情況下需要做乳腺超聲?
1、如果您觸摸到乳房腫塊、觀察到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內陷,以及有明顯的疼痛感時;
2、如果您屬于高危人群(如乳腺癌家族史、自身患有其他乳腺疾病),建議35歲開始應每6-12個月進行1次乳腺超聲檢查;
3、我們也建議40歲以上的無癥狀女性可進行常規篩查。
乳腺超聲檢查有什么優勢呢?
很多時候,有的患者既做了鉬靶又做了超聲也做了MRI檢查,這時患者就開始質疑醫生過度檢查。其實不然,這幾項檢查各有所長,而超聲檢查具有“實時動態、無創、可視化、可重復檢查、預約周期短、報告及時、成本低”等優勢,正是這些優勢,使得超聲成為了乳腺篩查的首選。當然,多數情況下還需要結合鉬靶、MRI等檢查結果綜合分析。
做乳腺超聲檢查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超聲檢查其實無需特殊準備,無需空腹、憋尿等,但建議您檢查當天:穿著寬松、方便穿脫的上衣及內衣;檢查時,積極配合醫生,應胳膊上舉、充分暴露雙側乳房和腋窩;有乳頭溢液的患者,檢查前應避免擠壓乳頭。
乳腺超聲報告怎么看?
超聲報告主要由“超聲描述”和“超聲診斷”兩部分組成。超聲描述部分對結節的位置、形態、方位、邊緣、內部回聲、后方回聲、是否有鈣化、血供情況等多方面進行了描述;在超聲診斷部分,醫生會根據超聲描述部分內容給出相應的乳腺結節BI-RADS分類。
下面是從專業角度寫給您的“風險提示卡”,請一定重視結論欄的數字(見下圖)。
記住:3類≠沒事!偶有患者忽視復查,一年后進展為癌……
打破3個常見謠言
謠言1:“超聲能看透一切乳腺癌”
真相:有些早期癌像“撒鹽粒”(沙粒樣鈣化),可能會逃過超聲波,需鉬靶捕捉。
建議:40歲以上女性做“超聲+鉬靶”聯合篩查(致密型乳腺尤其需要)。
謠言2:“不痛的腫塊不用管”
真相:95%的乳腺癌初期都不痛!等疼的時候再就診可能就晚了!
謠言3:“乳腺增生就是癌前征兆”
真相:絕大多數增生不會癌變!定期檢查就行(生氣、壓力大會加重)。
乳腺超聲是守護乳腺健康的一把安全、有效、無創的“利器”,尤其適合年輕女性和致密型乳腺的檢查。它能清晰顯示乳腺結構,幫助鑒別腫塊性質,引導精準穿刺。理解BI-RADS分類有助于您更好地配合醫生進行后續管理。記住,定期規范的乳腺檢查(超聲和/或鉬靶)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關鍵。關愛乳腺健康,從了解超聲開始。
作者簡介:林惜麗,潮州市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廣東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專業。現任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超聲診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文字|潮州市人民醫院 林惜麗
編輯|李歡歡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