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為舟 向“新”而行 做“優”文章
潮州致力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現代化產業體系
韓江潮涌,風帆高揚。潮州大地,碩果累累。
今年以來,潮州的躍升之路振奮人心:全市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679.74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居全省第4位。
成績的背后,一股硬核驅動力不可忽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2.9%,增速排名全省第12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加2%,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
聚焦“大抓工業產業”,潮州把工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突圍突破,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貫通起來,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打造“現代輕工業重鎮”,為“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勁動能。
在“特”字上下功夫
立足資源優勢 謀劃產業發展
逐夢深藍,深水網箱星羅棋布,花鱸育苗成功,“藍色糧倉”持續擴容;產業園區里,智能設備高速運轉,實時跳動著產業脈搏;古城街巷,游人如織,為文旅產業注入蓬勃生機……潮州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突出潮安區“工業強區”、饒平縣“臨港新城”、湘橋區“中心城區”差異化發展定位,加快建設15個縣域特色產業園區。

潮州加快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依托全省最適宜海水育苗的海域資源,饒平縣在鞏固蝦苗、鮑魚苗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加快打造總投資8000萬元的萬佳省級花鱸良種場建設,2023至2024年,該良種場累計培育花鱸魚苗約8000萬尾,填補省內種苗培育空白,這一突破性成果在2024年、2025年連續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
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初見成效是潮州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的實踐之一。今年以來,潮州持續擦亮“世界美食之都”“中國瓷都”“中國不銹鋼制品之鄉”金字招牌,成功舉辦第三屆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產業大會、第三屆智能衛浴博覽會、首屆潮安彩塘不銹鋼產業大會。

“潮食會”上,企業攜多款特色產品參展。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春生 攝
一場展會能給產業發展帶來多大的驚喜?“潮食會”上26.7萬人次觀展、153.5億元意向訂單的雙重突破,刷新展會紀錄,彰顯出潮州食品產業的蓬勃生機;智能衛浴博覽會吸引14萬名專業觀眾進場洽談,意向訂單金額超26億元;3天時間里,不銹鋼產業大會吸引超10萬名專業采購商接踵而至,促成意向訂單金額33億元。
與此同時,潮州全域聯動深化農文旅融合,釋放消費潛力。
讓廢棄魚塘化作粼粼水景、以“林下點狀供地”模式在林間搭建特色樹屋……潮安區歸湖鎮鳳東村成功引進投資額達1億元的文旅綜合體鄉村酒店。“今年春節試運營以來,該項目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通過開設百余茶座、營地游樂園及窯雞茶咖等餐飲服務,帶動30余名村民就業,有力促進鳳東村及周邊村莊農特產品銷售,實現增收。”鳳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謝僑生介紹。
在“新”字上挖潛力
堅持創新驅動 產業提質增效
作為中國領先的核酸分子診斷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凱普生物為何可以越做越“新”?
今年4月,位于潮州大嶺山產業園的凱普醫學科學園生產基地正式落成。該基地將打造核酸分子全產業鏈條,帶動潮州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聚發展。

凱普醫學科學園生產基地正式落成。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攝
“生產基地建成后,我們的產品生產能力是世界級的。”凱普生物首席科學家謝龍旭教授介紹,該現代化基地總面積約7.5萬平方米,日常可滿足常規檢測試劑年產5000萬人份,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更可快速切換至應急模式,年產能提升至1億人份。這座生產基地通過供應鏈系統數字化升級和AI技術,實現從研發到交付的全鏈路質量閉環。AI技術不僅優化了生產流程,更深化了基因數據與臨床需求的融合,推動診斷從經驗依賴轉向科學決策。
凱普醫學科學園生產基地的落成投產,是潮州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潮州立足自身基礎,積極引導各領域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捷報頻傳:潮安區入選省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潮安區陶瓷產業集群入選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饒平縣入選省首批新型城鎮化試點;饒平縣成為全省首批“光伏+建筑”試點區域……
在“優”字上做文章
創新服務舉措 提升服務質效
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為產業提供肥沃的成長土壤尤為關鍵。
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土地資源緊張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普遍難題。潮州在打造“現代輕工業重鎮”的過程中,建設用地少、拿地申報難等問題同樣困擾廣大企業。
“用地需求無法滿足發展所需,通過一站式申報辦理節省了企業的時間,效率很高,爭取早日拿地開工!”近日,廣東翔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工業用地“敞開申報”服務專窗辦理了工業用地申報業務后連連點贊。

工業用地“敞開申報”服務專窗。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宗楷 攝
企業不愁沒用地,有數有稅就有地。潮州建立工業用地“敞開申報”線上+線下雙軌服務體系,線下設立服務專窗,線上開通工業用地“敞開申報”網上申報入口,全天候受理工業企業用地申請,實現“引進即籌建、拿地即開工、完工即投產”。
聚焦產業發展所需、企業壯大所盼,潮州推出一系列涉企服務舉措,不斷優化服務舉措、提升服務質效。
“全程領辦”服務力促項目加速落地,市政務和數據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以“全生命周期服務”護航產業項目落地。今年5月30日,印發實施《潮州市產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籌建工作機制實施方案(試行)》,實現“引進即籌建、拿地即開工、完工即投產”。
在審批時間上,潮州堅持做到“能減則減”,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面,縮減6類項目審批時限,審批時間壓縮率超63%,其中,政府投資類由43個工作日調整為34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由28個工作日調整為19個工作日。
高質量的產業空間,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是萬千企業落戶潮州、扎根潮州、共享潮州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保障。近兩年來,自然資源部門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落實各產業園區約2萬畝的用地規模,2023-2024年累計報批建設用地約1.66萬畝,產業發展空間持續提質拓展,全市產業用地保障更加有力。

產業新貌激蕩韓江潮
韓江奔涌,見證著潮州大地上產業變革的澎湃浪潮。不論是星羅棋布的深水網箱、還是人聲鼎沸的“潮食會”,都傳遞出一個清晰而有力的信號:潮州正抓住產業這個區域平衡發展的“牛鼻子”,掀起強縣促鎮帶村的火熱實踐。
特色,是潮州產業突圍的密碼。從饒平“藍色糧倉”填補省內花鱸育苗空白,到湘橋古城區游人如織彰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獨特魅力,再到第三屆“潮食會”觀展人次意向訂單創新高——差異化定位下的縣域特色產業,如一顆顆明珠鑲嵌于潮州產業版圖,將一方水土的資源稟賦淬煉為經濟發展的競爭力。
求新,是驅動產業巨輪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凱普醫學科學園生產基地的落成,其意義遠超產能躍升。當“智能制造”與“精準醫學”深度融合,AI優化生產、賦能決策的圖景,正是新質生產力在潮州加速迸發的生動展示。省食品工業試點縣、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榮譽,無不印證著:唯有持續向“新”挖潛,方能在產業競逐中立于不敗之地。
創優,則是滋養企業成長的豐沃土壤。“敞開申報”讓企業用地不再望眼欲穿,“全生命周期服務”力促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審批時限壓縮超63%則是對“效率就是生命”的生動詮釋。
潮州的實踐印證: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既需立足資源稟賦深耕特色,亦須勇立潮頭擁抱創新,更離不開服務效能的“陽光雨露”。這向榮的產業新貌,恰是韓江大地上振奮人心的春潮序曲。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宗楷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