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 新時光 | 汝南茶舍:閃門傳家訓 茶煙繞畫梁
茶在潮州被叫做“茶米”,是潮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潮州古城內,720多條街巷走向考究、縱橫有序,大批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分布其中。走累了想歇腳,汝南茶舍恰為休憩之所。
“汝南”二字承載中原南遷族群的記憶密碼。這座坐南朝北的二進式老宅,始建于1946年,原為著名甲骨文研究者周鴻翔故居。它以夯土灰瓦的質樸肌理和穿斗抬梁的木構精工,勾勒出潮州民居的典型范式。
坐南朝北的二進式老宅。
2017年,從事茶葉貿易的林藩河先生,看中此處建筑特色,斥巨資租下并打造了?苔痕蒼然?、梁木含光的汝南茶舍。
“正人先正己,治國如治家,先須重祖宗,慎勿慢親族……”汝南茶舍客廳幾扇閃門刻有潮州名書法家朱禎達書錄明代王鳳洲(世貞)的《修身常吟(正己治家歌)》隸書。林藩河先生租下這宅院,發現這些寶貝后,費了很大心思用金漆裝飾加以保護。
汝南茶舍被打造為社區“家風家訓展示館”
2019年,汝南茶舍被打造為社區“家風家訓展示館”,弘揚家族傳統文化、傳承家風家訓。這座老宅的梁架不僅支撐起屋頂,更以茶為橋,連綴起傳統道德與現代文明的薪火相傳。
老宅環境古色古香
在這里,泥爐炭火與羽扇輕搖間,鳳凰單叢的沖泡程式化為一場生活儀式:從“燙杯滾盅”的嚴謹到“關公巡城”的利落,茶藝師以技藝傳遞潮人“和敬清寂”的哲學。當茶煙掠過古色古香的木雕梁架,恍見昔年文人以茶會友的風雅。
以茶會友。
如今的汝南茶舍,是潮州古城“建筑可閱讀”的鮮活案例。當茶煙升騰,彌漫老宅角落,浸潤旅者心田,古今對話的沙沙聲,恰是活著的古城最生動的背書。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佳濤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視頻|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小釧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