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高溫多雨季節,蚊蟲孳生活躍,為切實保障群眾健康,潮安區迅速行動,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機制,開展清臟治亂、防蚊滅蚊專項行動,全區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潮安區成立區級公共衛生與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及蚊媒傳染病防治工作專班,制定《潮安區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方案》,將每月30日定為“愛國衛生統一行動日”。在6月30日、7月30日兩次行動中,黨員干部帶頭,廣泛發動群眾,重點清理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城中村等區域的衛生死角,落實“門前三包”,并督促學校、養老機構等重點場所加強日常管理。全區累計開展環境整治836次,清除各類垃圾18689噸,新裝防蚊閘618個、毒鼠屋598個,使用病媒生物防制藥物22135千克,出動專業器械3704臺次。
清除各類垃圾。
針對臺風“韋帕”過境后的積水隱患,潮安區于7月24日至27日迅速開展災后防疫專項行動,按照“先清理、后消殺”原則,重點處理低洼積水區、倒塌房屋等高危場所,共清理垃圾1.2萬噸,清除衛生黑點3700多處,消殺面積達864萬平方米。
清理積水。
為進一步提升防控效能,潮安區組建2支區級專業消殺隊伍和17支覆蓋各鎮場的消殺隊伍。在伊蚊活動高峰期,組織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天臺、空置房、公園綠地等公共區域實施高頻次、全方位藥物噴殺;對出現病例的村(社區),則分級分區開展高強度滅蚊,快速降低成蚊指數和布雷圖指數。此外,全區各鎮場、村(社區)及醫療衛生機構均足量配備消殺器械、藥物、宣傳物料及檢測試劑,并建立科學預算、定期清點增補機制,保障應急調撥迅速到位。
消殺滅蚊。
潮安區組織醫療機構專業人員、鎮村干部、志愿者組成入戶宣傳小組,逐戶發放防蚊滅蚊指南、《致村民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并現場指導居民清理家中積水容器。“潮安發布”“健康潮安”等官方公眾號密集推送倡議書和防控知識,潮語版和普通話版宣傳音頻通過村(社區)廣播、流動宣傳車循環播放。此外,在農貿市場、公交站點、高鐵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的LED屏滾動播放防蚊知識,在住宅區、工地、景區、學校等各類場所廣泛張貼宣傳海報,營造群防群控的濃厚氛圍。
文字|陳婕 安宣
圖片|安宣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