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潮安區搶抓“百千萬工程”機遇,在保護傳承鄉村古建筑資源、發揮“文物+”“祠堂+”賦能鄉村振興效應、繼承發展優秀傳統農耕文化、鼓勵公眾廣泛參與等方面持續發力,著力構建“保護-活化-發展”三位一體模式,探索出古建筑保護與鄉村振興互融互促創新實踐。
潮安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原則,開展文物修繕與活化利用工作,建立“國保-省保-市?!比壭蘅槞C制,用“繡花功夫”讓文物建筑煥發新生機。該區投入420余萬元對龍湖古寨建筑群中的阿婆祠、方伯第進行修繕,同時將方伯第、許氏宗祠、阿婆祠等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錄,全力做好古寨沿街10處古建筑危房修繕,改建龍湖非遺展覽館,修繕龍湖書院,有效延續古寨整體歷史真實性和文化完整性。
據龍湖鎮黨委副書記黃峰介紹,龍湖以“整體保護+盤活利用”推進古建筑保護利用,服務“百千萬工程”。一是整體修繕龍湖古寨AAA級景區及省級文物;二是依托古寨風貌,修復150間商鋪,打造文化+旅游+商業業態,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旅游收入約4000萬元。
據了解,潮安區還投入1200萬元專項啟動資金,全面實施“百家修百厝(祠)”行動,廣泛發動社會人士、海外僑胞等社會力量捐資捐款,修復祖祠,凝聚鄉愁。目前已完成彩塘鎮從熙公祠、古巷鎮象埔寨松軒公祠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作,以宗祠修繕帶動周邊環境整體提升;此外,該區將龍湖鎮鸛巢鄉五世祖祠和大夫家廟兩座祖祠進行修復,打造為家教家風實踐基地,以傳統文化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龍湖鎮鸛巢李氏以38座宗祠為紐帶成立鸛巢傳統文化促進會,并建立鄉村傳統文化促進會黨支部。促進會籌集社會資金60多萬元修整翻新兩座歷史悠久的祖祠——五世祖祠與大夫家廟,俗稱南北祠,內設粵書吧,配備圖書、電腦、智能設備,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善村貌;同時設立調解委,在祠堂化解鄰里糾紛、開展普法?!丙X巢傳統文化促進會秘書長李楷瀚說。

文字|林宗楷 安融
圖片|潮安融媒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