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護堤路潮安區龍湖段,建材被起重機穩穩吊起,工人在腳手架上忙碌作業,一座座潮派小樓初具雛形——這是護堤路龍湖段風貌提升工程火熱推進的生動寫照。
村民的新房子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攝
今年來,龍湖鎮緊扣“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找準城鄉風貌“著力點”與社會參與“助推器”,形成“因地制宜、用好政策、示范先行、發動群眾、融入潮派、打造亮點、協同推進”的思路舉措,推動護堤路龍湖段由“亂”及“治”。
護堤路龍湖段長5.25公里,貫穿閣一、閣二、下閣、市頭、三英5個村。長期以來,沿路分布著不少粽子作坊、銷售點以及特產售賣店,鐵皮房隨意搭建,雜物亂堆亂放,不僅影響村容村貌,也制約著當地的發展。
龍湖鎮對護堤路龍湖段沿途老舊房屋進行清拆。 龍湖鎮 供
今年3月以來,龍湖鎮有序推進沿線整治工作,共出動挖掘機、吊機、推土機、六輪運載車等機械56臺次,工作人員565人次,拆除鐵皮房和老舊房屋93處(共182間),清理建筑面積達3.35萬平方米,道路沿線豁然開朗。
在清拆工作推進過程中,龍湖鎮黨員干部挨家挨戶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宣傳普及自建房報建等相關政策。“新房按潮派風格統一建造,一樓做生意,二樓辦民宿,樓頂還能欣賞韓江風光。”龍湖鎮副鎮長黃少沅介紹說,黨員干部多次入戶走訪,給群眾算清楚“環境賬”和“經濟賬”,讓大家明白,新政策不僅能改善居住環境,還能借助龍湖古寨的影響力發展旅游相關產業,帶來更多好處。
真誠溝通換來群眾的主動參與。6月初,閣一、閣二、下閣3個村沿途80多戶村民自愿退讓門前空間,并自行聘請施工隊,和政府的專業隊伍一起合作,僅用3天就完成91處老舊房屋的清拆工作。
新建房屋效果圖。 龍湖鎮 供
為確保“建新”不“亂建”,龍湖鎮委托設計公司量身打造自建房風貌設計方案,融入潮式建筑的屋檐檐口、“厝角頭”等元素,從店招、陽臺到外墻風格,形成統一的視覺語言。《護堤路建筑風貌管控細則》更對建筑高度、外立面、紅線退讓、地坪標高、建筑間距等作出詳細規定。“村民依法依規提交建房申請后,我們逐戶進行審核,由設計公司把關施工圖,保證符合護堤路風貌管控要求。同時制定村級、鎮級責任人管理制度,做好施工監管,對于村民重建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幫著解決。”黃少沅說,為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龍湖鎮還推出“村民申請、村里代辦、鎮里統辦”便攜機制,簡化“一戶一宅”認定流程,審批時限縮短60%以上。
截至目前,護堤路龍湖段申請“一戶一宅”風貌提升報建戶數共104戶,通過單戶建設和聯建建設報建共68宗,建設總占地面積約1.0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9萬平方米。其中44宗正在清表準備建設,15宗正在建設基礎,9宗在完善主體建設。工程完工后,這條融合生態之美、人文之韻、產業之興的特色道路,將成為展示“百千萬工程”成效的示范窗口。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編輯|蔡楊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