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是古老而富有生命力
的藝術表現形式
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嶺南童謠傳唱活動自2015年開展以來,始終堅持寓教于樂、守正創新,不斷深化傳統文化與時代主題的融合,培育孩子們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成為了廣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品牌活動,也成為了廣大少年兒童文化交流的重要展示平臺。
一直以來,潮州市積極組織嶺南童謠創作傳唱活動,充分發揮美育在立德樹人中的獨特作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各學校和廣大師生廣泛認可和支持。活動開展以來共有11首作品獲評省級獎項。其中潮州原創童謠《有閑來食茶》獲評“童聲里的中國”2024年嶺南童謠征集傳唱活動特等優秀作品,榮登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特別節目“童聲耀灣區 拾夢向未來”嶺南童謠傳唱活動十周年展演舞臺。




深挖潮韻元素,創作特色精品
在歷屆的嶺南童謠創作傳唱活動中,潮州市高度重視文化特色的挖掘與展現,積極組織本地文化工作者、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參與創作,從潮州的傳統節日、民間故事、特色美食、文物建筑等元素中汲取靈感,將潮州方言與富有韻律的詞句相結合,創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濃郁潮韻的精品童謠。同時,選派市音協、市舞協專業教師有針對性地對童謠作品加以指導,以求達到主題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形成“古典新韻”作品,并組織專家嚴格評審,重點遴選符合主題要求的優秀作品推送。
如《有閑來食茶》以潮州茶文化為主題,通過生動的歌詞和輕快的旋律,展現了潮州人熱情好客、悠閑愜意的生活方式 ;還有獲獎作品《天頂一粒星》以古老民謠為藍本二次創作,從潮籍游子的視角出發描述想念親人、家鄉和老師的故事。這些作品以童謠的形式承載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成為賡續地方文脈的重要力量。
2025年7月24日晚上,在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特別節目“童聲耀灣區 拾夢向未來”嶺南童謠傳唱活動十周年展演中,潮州市原創童謠 《有閑來食茶》節目獲得觀眾好評。




開展方言童謠教學,增強家鄉文化認同感
近年來,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和喜愛潮州嶺南童謠,充分發揮其育人作用,潮州市在全市學校中組織開展方言童謠教學、童謠范疇的藝術活動及比賽,組織童謠節目參加“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鄉村音樂派對等活動,大力構建學校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育人機制,形成了以潮州文化為主的校園文化品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形成潮州特色的校園藝術教育氛圍。
如2021年組織開展的“編織鄉土記憶,傳承歌謠文化”新編潮州歌謠創作比賽,共征集潮州歌謠260首,評出優秀作品78首,創作傳唱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思想道德教育,不僅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音樂素養,更增強了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了他們熱愛家鄉、傳承文化的熱情。
目前,全市共有89所學校開展方言童謠教學,并多次開展方言文化原創藝術節目展示交流活動。
2025年3月31日,“潮汕童謠,繪本新聲——潮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成果推介會”活動現場。




融入歌詠活動,厚植家國情懷
在教學過程中,市教育部門還廣泛動員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積極參加“童聲里的中國”全國少年兒童歌詠活動,并將潮州童謠融入“百歌頌中華”等豐富多彩的歌詠活動中去,強化學生家國情懷培養。特別是在“六一”“七一”、國慶等重要節日,開展主題歌詠活動,讓學生在歌聲中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今年來,全市歌詠活動累計吸引126支師生團隊(含班級合唱)、2.2萬余名學生參與,已推送44首歌詠作品在央視少兒客戶端專區展播。
通過創作和傳唱,一大批優秀的潮州童謠得到推廣和傳播,豐富了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家校合作和社區文化建設,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接下來,潮州市將加大對活動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鼓勵更多的學校和師生積極參與到潮州童謠的創作傳唱中來。進一步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結合時代特點和學生需求,開展更多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活動。加強童謠創作人才的培養,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童謠作品,為傳承和弘揚潮州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潮州市文明辦、廣東衛視
編輯|李歡歡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