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湖菱歌醉晨曦,綠水青山映碧衣。”晨光像琥珀色的蜜糖,緩緩從東邊的山脊流淌下來,浸染著碧綠的菱角池。白鷺的長腿在菱葉間輕輕劃動,宛如銀梭穿行于綠錦,驚起漣漪縷縷。層層碧綠的菱葉下,藏著的是等待已久的清甜。




紅日東升,薄霧如紗,露珠在草尖上閃爍,似未落的星辰。湘橋區磷溪鎮仙美村的采菱工人踏著晨曦出門,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們乘著菱船劃水前進,手腕抖動間拎起一串菱株,指尖輕捻,飽滿的菱角應聲落入掌心。隨著朝陽漸漸升起,船艙里的菱角也越堆越高,漫過了船舷的陰影。

農戶在房屋前撬菱角,現撬現賣。

巧手撬菱角。
女人們坐在屋前的空地上,手持特制撬刀,從菱角中間撬開,“咔嗒”一聲脆響,青殼綻開,雪白的菱肉被放入竹簍。紅褐里帶青的菱角為青匙品種,粉糯爽脆的口感十分討喜。稚嫩的菱角味道清甜,直接生吃也頗為可口。而種植面積較少的紅菱則是老品種,因其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和美容養顏等功效更顯珍貴,其口感較青匙菱更為香甜。

三角菱、四角菱。


仙美村種植菱角歷史悠久。這個古村落地處風景如畫的金山溪畔,溪水流入菱角池。得益于良好的水質,加之充足的光照,這里生產的菱角殼薄肉飽、美味爽口,深受食客的青睞。仙美菱角池還吸引了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水鳳凰”前來筑巢棲息、繁衍后代,不僅為村莊增添靈韻,更印證了此地“水清菱甜”的生態口碑。

菱角廣受食客的喜愛。
“今年的夏季來得稍晚了些,菱角也比往年慢了近半個月上市。”仙美村文史愛好者李衛森說,菱角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燉、燒、煨等。因為產量不多,農戶大多自產自銷,也有收購商來到村里,將菱角帶往周邊城市銷售。今年,還有村民在市區設置銷售點,方便市民購買嘗鮮。
近些年,因利潤微薄、采摘辛苦,菱角種植面積大幅萎縮。年輕人大多不愿接手這個行當,只剩一部分年老的種植戶仍在堅守。他們不愿意仙美菱角這個傳統特色產業消亡,年復一年劃著小小的采菱船,用艱辛的勞作讓來自碧水綠葉間的美味延續飄香……

文/圖|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實習生 洪佳隆
視頻|曾潮海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