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潮州,草木蔥蘢。在國道G228線汾水關至碧崗路段,一輛輛掛著外地牌照的車輛駛入廣東,來粵客人紛紛被眼前景象吸引——100多米的綠化斜坡上,“廣東歡迎您”立體標語在綠植掩映下格外醒目,路中央綠化帶喬木、灌木錯落有致,道路兩邊利用微地形點綴景觀節點。沿著主路前行,還能看到紅頭船、蠔殼墻等鎮村特色標識,勾勒出一幅“粵來粵美”的迎賓畫卷。
國道G228線饒平與詔安交界路段平坦寬闊,風景靚麗。 陳宏文 攝
作為由閩入粵的第一站,潮州正通過建設好廣東“東大門”提升工程,推進省際、城區周邊主干道等道路風貌全面煥新升級,將交通動脈打造成展示嶺南風采的重要窗口。
去年以來,潮州堅持“分類施策、節約高效、協同聯動、共建共享”原則,聚焦3條高速鐵路、6條高速公路、11條國省道干線和高速出入口連接道路共20條總長531公里的門戶路段,實施“一路一方案”差異化風貌提升,全力打造特色精品工程。潮州城市門戶整體形象持續提升,正以全新姿態向各地朋友展現廣東“東大門”的新風貌。
沿著國道G228線駛入廣東,藍天白云下,“世界美食之都”立體標識與綠樹紅花相映成趣,這是潮州精心打造的“入粵第一景”。在省際交界、城區節點、高速出入口等關鍵點位,潮州通過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將城市名片化作具象景觀——如省道S231鳳灣線結合茶旅走廊元素、饒平縣進港大道突出海洋牧場風韻,打造出特色鮮明的公路產業發展帶;在入粵重點高速出入口,潮州做好節點提升美化,突出綠美特色標桿,以美麗交通助推美麗圩鎮、和美鄉村“靚”出新高度。
行走在各大門戶路段,潮州傳統建筑文化元素無處不在。在主干道兩側房屋風貌提升中增設小披檐、花格窗等文化元素構件,完成房屋風貌提升12062棟。這些獨具風韻的“潮味”建筑,仿佛在訴說著潮州悠久的歷史文化。
在望京坪村,一面面五彩斑斕的彩繪躍然“墻”上。 吳育杭 攝
在路域環境方面,市交通運輸局按照“以車行視角為主、人行視角為輔”原則,牽頭協調各級各部門開展干道沿線環境大整治和“三個三”集中攻堅行動。累計開展環境綜合整治11786處,整治撂荒地面積1321畝,推動“三拆”、整治“兩違”超509萬平方米,“三線”整治超7000公里。如今,一條條主次干道干凈清爽,路域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成為展現廣東交通形象的新窗口。
“家鄉這幾年變化很大,道路越來越寬,環境越來越美。”“五一”假期,在廣州務工的許先生一家自駕回到老家饒平縣錢東鎮,省道S502線沿途如畫的風景,令他驚喜不已。
錢東鎮的變化并非個例。打造綠美干道,是建設好廣東“東大門”提升工程的重要內容。潮州堅持走好科學、生態、經濟的公路綠美提升之路,重點抓好主干道重要位置節點綠化品質提升,開展綠美創建四大行動,全力推動路域擴綠增美。開展綠美公路創建行動,在全省率先完成省道S502線錢東鎮李厝村至錢東高速口7.33公里路段綠美公路創建,與錢東出入口綠美成效相互呼應。開展干線公路綠化品質行動,堅持規劃引領、科學綠化、因地制宜,累計完成干線公路綠化提升項目26個,新增種植喬灌木2萬株、鋪植草本8.7萬平方米。開展高速出入口綠美提升行動,在收費站前后廣場及連接線等范圍新增種植喬灌木1.6萬株、鋪植草本21萬平方米,通過喬灌木搭配、景觀節點打造等形式營造四季常青、季季有景、層次分明的植物景觀帶,使高速出入口成為展示地方綠美成效的重要窗口。開展公路添彩行動,以“建設城區彩色植物景觀大道”為目標,在擴綠的同時點綴紅車、秋楓、宮粉紫荊等色葉樹種,增加植物色彩的多樣性,助力打造“林城互融、花滿潮州”花園城市。
驅車從沈海高速錢東出入口進入饒平,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詩情綠意。 蔡鍶桐 攝
當前,潮州正全面開展廣東“東大門”高品質提升攻堅行動,從省際邊界向城區推進——12條城市門戶道路開展拆違拆亂、“三線”整治、風貌提升、道路修繕、廣告牌清理等工作;7條省際通道中,S333線閩粵交界處至建饒和里洞段路段等4條已完成路域整治,國道G355線饒平縣閩粵交界處至上善段等3條正加緊推進前期準備工作;汕汾高速饒平等5個高速出入口綠化升級完畢。鳳塘、古巷兩個高速出入口收費站的新門亭已基本完成建設,正抓緊進行收尾等工作。
完成綠化提升的汕汾高速黃岡出入口美如畫。 陳宏文 攝
潮州以道路為筆,以風景為墨,一筆一畫勾勒廣東“東大門”壯美藍圖。如今的潮州,景美路暢,活力盡顯,正以嶄新風貌笑迎四方賓朋,在產業振興、民生改善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時代答卷。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