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潮安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宣傳部的支持指導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守正創新,勇擔使命,為譜寫現代化潮安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
高舉思想之旗
筑牢信仰根基
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推動新思想在潮安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4年12月, 潮安區舉辦“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場暨南粵法治報告會。
以上率下深學篤行。潮安區委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帶動全區各級各部門理論學習全面深化,組織開展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14場次,示范帶動全區各級黨組織開展學習1000余場次;精心組織各類主題學習活動,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舉辦青少年國防教育實踐系列活動19場次,累計參加人數共3400人。
立足特色優勢,打造“興安有理”宣講品牌,圖為2024年潮安區“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基層宣講活動走進文祠鎮石坑村。
“興安有理”品牌響亮。建強“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三大宣講矩陣,開展“六進”宣講850余場次,受眾9萬余人;依托“龍湖書院講堂”“榕樹下的講堂”“田野中的講堂”等宣講平臺,創新“理論+文藝”宣講方式,推出潮州歌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傳四方》、潮州快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文藝宣講作品,制作推出24部理論宣講短視頻,其中《做強小橄欖 添彩百千萬》《從返鄉大學生到文化宣傳使者》在“學習強國”平臺發布,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陣地建設穩定牢固。全區一體化網絡應急指揮中心基本建成,“掃黃打非”工作深入開展,安全防線全方位筑牢。
高歌奮進之曲
奏響時代強音
統籌利用各種媒體資源,聚焦潮安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持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講好潮安故事、傳播潮安聲音,展現潮安形象。
借助高臺頻發強音。2024年以來,累計在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推出宣傳報道3703條(次)。聚焦“百千萬工程”累計推出相關主版報道16.5個、專版報道17個、新聞報道4000余條(次),營造了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醉美鳳凰山。陳鑫 攝
聚焦特色展示形象。廣泛宣傳潮安特色文化,多角度呈現深厚文化底蘊。《人民日報》刊發《“希望中國鄉村發展得越來越好”》報道文章;新華網推出《采茶季 看高手上演“指尖上的舞蹈”》視頻直播;央視綜合頻道《農耕探文明》欄目播出《廣東潮州單叢茶》專題紀錄片;廣東臺民生頻道《耕耘季》欄目組進駐鳳凰山推出“上春山,采宋茶”系列報道,關注量超2000萬人次,受到省領導的批示肯定,充分彰顯了潮安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斐然成效和動人篇章。
全媒宣傳效應凸顯。持續推動媒體深度融合,著力打造“2+5+1”融媒體中心矩陣,傳播體系更加立體,宣傳效果明顯提升。
高揚文化之美
拉動文旅引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在文化保護傳承上做大文章,推動全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賡續文脈守護根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加強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開展文物巡查153次。全區現有文物點55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6處;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98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級11項、市級15項、區級67項;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337名,其中國家級7名,省級11名,市級69名,區級250名。
夯實基礎普惠群眾。區圖書館新館正式啟用,區博物館新館主體建設基本完成,城區體育公園項目完成驗收,鎮村全民健身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全區新增配套36條健身路徑。
為慶祝2025年元旦,潮安區在區融媒體中心舉行“潮韻箏聲——2025潮州箏曲新年音樂會”,展示潮州音樂風采,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豐富供給以文化人。中宣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首次走進潮安。“文潤潮安”文化文藝活動持續推進,舉辦“英歌·舞動潮安”國慶展演、“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同心”多彩非遺巡展和“潮韻箏聲——2025潮州箏曲新年音樂會”等文體活動200余場次,惠及群眾超百萬人次。原創歌曲《鳳凰飛進中國夢》入選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聲樂作品展演、《韓江謠》列入市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小潮劇《以廉化人》、潮州歌冊《一個舊軍壺》分獲2023年全省文藝作品評選省級二、三等獎,38件文藝作品獲2023年全省文藝作品評選市級獎項。
2024年以來,潮安區持續推進“文潤潮安”文化文藝活動,圖為國慶期間舉辦“英歌·舞動潮安”國慶展演,活動現場人氣爆棚。孫安迪 攝
文旅融合串珠成鏈。全力實施“特色旅游品牌化”發展戰略,以“兩山一江、一城一寨、四片區多節點”為框架脈絡,統籌打造鳳凰茶谷示范帶、“人文潮安” 鄉村振興示范帶、綠美潮州生態建設示范帶、 桑浦山人文風貌帶和“糖果小鎮”四條示范帶,文旅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鳳凰山、龍湖古寨片區入選省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基泰中草藥文化基地、龍湖古寨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古寨鄉韻 多彩非遺”之旅入選文化和旅游部“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一批項目入選省級文旅項目。
高擎精神之炬
弘揚文明新風
聚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向上向善、剛健樸實的社會風尚在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
2024年2月1日下午,潮安區在文祠鎮舉辦2024年迎新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送溫暖活動,將文化精品、科學技術、衛生服務送下鄉。 林萱琪 攝
文明創建涵育新風。全面完成區文明村鎮創建三年任務。扎實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重點打造浮洋鎮大吳村等15個示范村,文祠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龍湖鎮后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個鄉村文化空間示范點。評選產生五星級文明戶438戶,家風文明蔚然成風。
文明實踐春風化雨。持續開展“宗祠文化+文明實踐”創建工作,全區已有30多個老祠堂被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有效傳承良好家教家風,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目前,潮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區、鎮、村(社區)全覆蓋。大力實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開展“我們的節日”等文明實踐教育活動千余場。完成志愿服務職能與區社工部的劃轉交接。
典型選樹成風化人。龍湖陽光實驗學校學子許博軒入選廣東“新時代好少年”,詹淑霞、鄭凱鴻、陳紹彥、陳家板入選“廣東好人”,潮安志愿者聯合會韋良通等3人入選“潮州好人”,通過做好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推動社會面見賢思齊、爭做先鋒。
夯實黨建之基
強化隊伍建設
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錘煉黨員干部黨性修養。不斷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依托理論學習中心組、部務會、“三會一課”、青年學習會、“學習強國”網絡學習、專題培訓班等形式,通過“集中+自學”“線上+線下”“外出學習+內部培訓”等方式相結合,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和工作能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切實把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通過深入開展黨內談心談話,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相融合,獲評潮安區2023-2024年度“青年文明號”。
回首來時路,闊步新征程!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定之年。潮安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繼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全省、全市宣傳部長會議精神,按照潮安區委工作部署,砥礪前行、踔厲奮發,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加快建設潮安文化強區,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潮安實踐走深走實,為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繁榮美麗,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文/圖|潮安區委宣傳部
編輯|吳冰
審核|梁佳濤
編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