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掩映,韓水悠悠。2024年,潮州將綠美生態建設與“百千萬工程”緊密結合,以建設好廣東“東大門”提升工程為牽引,大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鄉一體綠美提升、綠美保護地提升、綠色通道品質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提升、全民愛綠植綠護綠等六大行動,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工程,致力打造“林城互融、花滿潮州”的美麗花園城市。
截至5月底,全市已完成林分優化面積6.5萬畝。(潮之峰 供)
“一處綠”變“處處綠”
“處處綠”變“全市美”
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市縣鎮村四級綠化工作,以開展校園、河湖、庭院等“十美培育”為抓手,推動“一處綠”變為“處處綠”,“處處綠”變為“全市美”,推動綠美潮州生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潮安區實驗學校綠美校園。(潮安發布 供)
田頭何村全力打造以文旅特色引人、以優美環境留人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據了解,結合“百千萬工程”重點示范項目建設,我市共統籌打造5條鄉村綠化示范帶、10個示范片(區),推動各鎮(街)建設1個以上的示范點,加快建設一批鄉村綠美示范樣板。組織開展“綠美校園”“綠美碧道碧帶”“美麗庭院”等重點領域綠美典型培育,推動“十美百景”逐步形成,建設美麗庭院1595個、綠美機關10個、綠美校園10個,19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完成首期綠化品質提升。
金山大橋濕地公園宛如城市中的一片綠色凈土。(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我市還堅持把林分優化、林相改善作為綠美生態建設的發力點,推動綠美潮州生態建設走深走實。2024年,全市鄉村綠化投入資金近6500萬元,新種綠化苗木73.25萬株,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為聚合全民興綠力量,我市積極建立“政府+金融服務機構”古樹保護合作模式,廣泛凝聚黨政機關干部、企業和基層群眾等不同群體力量,組織農村、城市、機關、學校、醫院、國企、兩新七大領域黨組織,通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月”、義務植樹主題黨日等活動,發動4.12萬余人次參加義務植樹2126場次,打造“人大林”“人才林”“巾幗林”“青年林”等主題林288個。
做足環境“美文章”
刷新鄉村“新顏值”
2024年,我市聚焦推進“百千萬工程”,堅持“謀拆建管”,全域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三大革命”“三線”整治等“三個三”清臟治亂攻堅行動,做足環境“美文章”,刷新鄉村風貌“新顏值”。
金光村農屋“顏值”大幅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攝)
潮安區歸湖鎮金光村自然稟賦優越,生態環境良好,去年以來,該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積極推進“三個三”攻堅行動,提升鄉村顏值,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巧妙打造“四小園”,通過小而美的改造,讓村民幸福感、獲得感更強。
據悉,去年以來,潮州圩鎮范圍內新增綠化面積約179.6公頃,新增綠化長度300.2公里,種植樹木13.8萬棵,提前完成省圩鎮綠化建設任務。同時,因地制宜種果添綠,通過在鄉村綠化工作中推廣種植果樹,進一步提升鄉村綠化質量和效益,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林果飄香、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景象,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發展“綠色經濟”
走出生態富民路
去年,我市不斷發展“綠色經濟”,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推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金石鎮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中的“一個綠美生態小花園”——董厝公園。(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平勛 攝)
潮安鳳凰茶旅小鎮、沙溪鎮竹產業、金石鎮花卉產業……一批由美到富的樣板鎮,成為打造“綠色經濟”產業鏈,帶動周邊鎮村經濟發展的典范,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作為鳳凰單叢茶的核心主產區,鳳凰鎮年產茶葉超過1000萬斤,產值近20億元;文祠鎮橄欖種植面積達1萬畝,全鎮橄欖深加工年消耗量約1.9萬噸,年產值約7億元……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潮安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特色產業,探索出一條林下生“金”的綠色發展道路。
網紅小火車帶旺鄉村旅游。(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攝)
湘橋區鳳新街道高厝塘村則以一池清水帶活鄉村旅游,通過打造濕地公園、增設水上小火車等休閑項目,村集體收入從2017年的60多萬元增長到2023年的282萬元。
此外,我市還打造了潮安區歸湖鎮獅峰村、饒平縣浮山鎮五聯村、饒洋鎮山前村等森林鄉村,探索培育鄉村生態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讓綠樹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積極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生態”融合發展新業態,建設一批龍湖鎮鸛巢四村、新塘鎮頂厝村等樣板村,整合黨建公園、綠色茶園、古驛道等特色資源,讓革命紅引領生態綠、帶動產業旺。
接下來,潮州將繼續逐“綠”前行,向“美”進發,著力打造生機勃勃的綠美示范帶,以綠化促美化、以綠美興產業,用實際行動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為群眾打造“看得見”“摸得著”“抓得住”的宜居宜游新體驗。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慧
編輯|翁純
審核|龐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