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信息綜合平臺的數據整合工作,全市各級各部門協同合作,在數據填報與核對的關鍵環節上嚴格把關,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扎實工作,為“百千萬工程”裝上“數字引擎”,為潮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充沛活力。目前,我市“百千萬工程”數據資源接入進度已達99.1%,填報圖像完成率達100%,視頻接入總數為2831路,接入率同樣達100%。
華橋村數字安防治理平臺,村民不出門就可以通過公眾號訪問平臺,動態了解村委會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及鄉村風貌整治情況。來源:潮湃新聞
如何將數據轉化為推動縣鎮村發展的實際動力?潮安區彩塘鎮華橋村通過安裝約500個監控攝像頭,構建起自身的數字安防治理平臺,這一“慧眼”系統全面接入彩塘鎮的綜治監控系統和村安防治理平臺,為衛生、環保、交通等治理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赤鳳鎮峙溪村依托數字鄉村平臺,將智慧黨建、平安鄉村等元素深度融合,通過AI安防系統,實現鄉村治理的即時監控與主動告警,增強鄉村安全治理能力。叫水坑村則通過“村村享——數字鄉村”微服務平臺,讓村民能夠享受到在線辦事的便利,一鍵掌握村里的各項服務與活動信息。
我市還對全市各縣區、鎮、村視頻資源進行全面排查,列出問題清單,并分類制定解決方案,在潮安區登塘鎮、饒平縣所城鎮、湘橋區意溪鎮等3個鎮6個村開展視頻上報工作現場督導,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各視頻點位的建設情況、管理模式及運維保障措施等,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截至去年12月3日,全市接入信息綜合平臺的視頻在線率從8月份的84.21%提升至93.2%。
潮州積極推進信息平臺建設,全力打造廣東“東大門”重點項目信息平臺。來源:潮湃新聞
我市還積極推進信息平臺的建設,全力打造廣東“東大門”重點項目信息平臺。該平臺整合項目基礎數據、工程建設圖片及施工現場視頻等多種數據源,涵蓋施工路段、項目進度及責任單位、承建單位和掛鉤領導等45項關鍵信息,實現項目管理數字化與進度可視化。目前,平臺已匯聚全市28個相關項目,每周準時更新的進度信息,為平臺用戶及時提供信息依據,確保“東大門”建設在信息化軌道上高效運轉。
作為低空信息化的補充手段,無人機已成為“百千萬工程”的“參與者”。如今,我市已成功將33臺無人機接入省綜合信息平臺,同時配備24名專業飛手。發生突發事件時,無人機可第一時間前往事發地執行緊急任務;在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無人機用高清鏡頭精準捕捉建設進度的細節,為項目推進提供數據支撐;在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中,無人機憑借敏銳的“視覺”,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翁燁凰
編輯|蔡楊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