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流動就業驛站,將就業服務無縫對接至“家門口”、把面試間搬到青草地,讓求職者獲得“松弛感”展示自我、直播帶崗進企探崗,拉近企業與求職者的距離……穿梭于潮州的大街小巷,優質的就業服務如同溫暖的陽光,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就”在鳳城,“萬家燈火”的幸福根基正越筑越牢。
打造流動就業驛站,進一步下沉基層服務,將就業服務無縫對接至“家門口”。
企業和群眾需求在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陣地就建在哪里。今年來,市人社局聚焦各類群體的就業情況和實際需求,堅持就業優先理念,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精準著筆書寫就業民生答卷,不斷促進各類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讓企業和人才“雙向奔赴”,為潮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謝謝你們,服務很暖心!在你們的協助引薦下我找到工作了。”今年7月23日,市民林里濱來到鳳新街道的萬綠社區流動就業驛站尋找合適崗位。根據其需求,工作人員積極推薦合適的企業,當天他與企業溝通面談。一天后,林里濱順利入職當地一家企業,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知就業驛站工作人員。
就業驛站是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的重要載體。今年,市人社局對條件符合的“就業在鳳城”服務點進行提升改造,升級為就業驛站,進一步下沉就業服務,讓“15分鐘就業服務圈”的服務更優、覆蓋更廣。除了打造一批村居就業驛站外,還設置流動驛站,將“招聘直通車”開進村居,實現就業服務“隨叫隨到”,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與以往大中型綜合性人才交流市場或招聘會的‘高大上’不同,就業驛站主打‘小快靈’‘即時快招’的服務模式,讓更多求職人員及用人單位可以就近就地得到更充分的供需對接。”潮州市就業局副局長郭燕耘表示,“除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青年、登記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也是就業工作重點服務對象。這些人員相對分散,所以更需要進一步拓寬就業服務的覆蓋范圍。”
招聘會現場。
“我想找一份文員的工作,有合適的企業可以推薦嗎?”“好的,幫您登記了崗位需求,這4家企業您可以看看,我們幫您進一步對接。”今年4月底,潮州市流動就業驛站的“招聘直通車”開進了湘橋區磷溪鎮,當地村民陳小姐來到攤位前咨詢。工作人員告訴他,可以添加微信獲取更多招聘信息,后續有合適的崗位也會繼續為他推薦。
據介紹,流動驛站不受地點限制,服務更為靈活,配備“移動招聘直通車”,以“簡單帳篷+崗位信息+工作人員”的形式,開進村居、來到群眾家門口設點擺攤,現場為他們推薦崗位,解決就業問題。
前期,潮州人社部門通過對接村居干部,摸清就業困難群體類型和數量,制定相應的服務方案。在流動驛站進村活動開展之前,人社部門編輯活動預告信息及微信推文,由村居干部轉發至多個微信群,擴大宣傳范圍。
現場,驛站工作人員根據到場求職者的特點和需求,面對面為他們匹配合適的崗位,幫助他們更加精準對接企業。如,針對部分村居勞動力技能低、工作時間靈活的特點,潮州人社部門還邀請家政企業下鄉進村對接。
目前,流動驛站的招聘直通車已開進饒平縣錢東鎮、高堂鎮,潮安區龍湖鎮、浮洋鎮,湘橋區城西街道、橋東街道等多個村居,累計開展送崗下鄉活動142場次,服務村居206個次,服務群眾超3800人次。
舉辦招聘會,促進各類群體就業。
除了就業驛站外,潮州人社部門積極搭建多種形式的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平臺,通過線下招聘會、線上招聘平臺、直播帶崗等多渠道發力,促進各類群體就業。今年以來,潮州已舉辦“南粵春暖”“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線上線下及直播帶崗招聘活動100場次,企業參與活動3188家次、提供崗位10.18萬個次,進場求職6.61萬人次,達成意向8506人次。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就業工作所服務的重要群體,如何讓高校畢業生從“好就業”邁向“就好業”?職業指導“嘉年華”“潮職場”新人訓練營、金秋就業茶話會、露營面試、用工培訓……今年來,潮州人社部門以一項項改革創新成果,照亮了萬家燈火。
“怎樣優化簡歷,吸引HR的注意?”“我該考公考研還是直接工作?”……今年6月,一場針對高校畢業生的“職引人生 潮向未來”名企人資經理進校園活動在韓山師范學院開展,來自無窮食品、華豐集團、佳寶集團等潮州本地名企的人力資源負責人和職業指導師同臺分享,針對高校學生最關心的求職問題進行現場答疑,送上一份份實用的求職技巧。
如何從“校園人”走向“職場人”?職業指導專家李先華引導學員們進行職業目標構思,并鼓勵學員先答好“三問”:“我想做什么工作?我有能力做好這項工作嗎?我喜歡這項工作嗎?”他建議,求職者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代碼”。
“企業在選人時,不會以過往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會關注求職者的素養、能力與企業文化是否契合,根據崗位需求與個人優勢進行人崗匹配。”佳寶集團人力資源負責人胡忠麗還提醒,畢業生在簡歷準備的過程中,切忌“一份簡歷走天下”,要根據所投遞的崗位要求進行修改和匹配。
為更好為“就好業”提質增效,今年,潮州人社部門作出許多的嘗試。
在露營地應聘、面試是怎樣一種體驗?潮州青年解鎖求職新玩法。
“新奇、好玩,這是我參加過最特別的一場招聘會,現場還和一家企業達成初步意向。”今年11月,在湘橋區磷溪鎮一個露營地里,參加完“草地露營”面試交流會的小陳十分喜悅。
露營面試為招聘企業和求職青年提供全新就業服務體驗。
“用‘露營招聘’這種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招聘,更能吸引他們的關注、激發他們的興趣,也能幫助他們在面試中消除緊張情緒、充分展示自我。”潮州市就業局副局長郭燕耘介紹,企業在這一新穎的形式中同樣也收獲頗豐,不僅更容易挖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還能展現出自身與時俱進、求新求變的企業文化。
每月,市人社局定期在人力資源市場二樓舉辦“職業指導面對面”專場活動,定向邀約有職業指導需求的高校學生到現場進行一對一指導,至今已舉辦專場活動12場次,服務164人次。
今年,7月至8月,抓住高校畢業季關鍵期,在就業驛站開展“潮職場”新人訓練營活動兩期,為60余名未就業的應屆畢業生展開職前培訓活動,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從校園到職場的過渡,活動后還一對一跟蹤匹配崗位,已幫助超一半的學生成功就業。
9月份,潮州舉辦“生涯職引 共話成長”金秋就業茶話會,特邀職業指導師與高校畢業生和家長兩個不同角色開展分享交流,解答他們在求職面試、職業選擇、生涯規劃等內容上的疑惑,傳送求職“通關寶典”。
“試用期管理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辦理入職手續要注意什么細節?”“怎樣規范簽訂勞動合同?”……在前期走訪調研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希望能夠提升招聘面試、員工關系處理、薪酬福利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規劃、人才培訓與發展、人力資源體系搭建等方面的能力。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工作的導向。
針對企業需求,潮州人社部門積極在供給端發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逐步打造“潮州HR的成長圈子”,讓供需兩端更暢通、實現共贏。
舉行“進企探崗”相關活動,拉近企業與求職者距離。
今年5月,潮州市舉辦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潮州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內,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為40名潮州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經理、主管等授課,并進行小組討論、互動問答,助力提升招聘選拔、培訓發展、績效管理、員工關系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能力。據了解,這是該局首次以培訓班的形式組織一批中小企業HR進行系統培訓。
“培訓班干貨很多,能夠與眾多同行一起學習交流,很有意義。”參加培訓的企業HR康惠朝表示,此次培訓既有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分享,也有貼近實際工作場景的案例分析,還與本市同行進行了互動和演練,收獲頗豐。
為方便求職者精準對接崗位,全力滿足企業招工引才需求,市人社局大膽創新,推出“訪企探崗”活動,為求職者和企業搭建了一個更為直觀便捷的交流平臺,擴大信息覆蓋面,提高群眾知曉率。
“工作環境、薪資待遇看上去都不錯,有點心動了”“若成功入職,你們還可以享受帶薪年假的待遇……”今年10月底,潮州人社部門開啟“職場實訓 潮夢啟航”——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企業探索學習之旅。
活動邀請20余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求職者走進潮州當地龍頭企業實地探崗,深入了解企業招聘需求和崗位情況。求職者跟隨企業相關負責人的腳步,結合招聘崗位需求,逐一參觀企業的工作環境、產品展示區等,并現場投遞簡歷,與企業HR面對面交流、交換聯系方式,初步確定就業意向。來自企業一線的員工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真實感受。
“現場直觀了解企業運營情況和工作環境,比在招聘市場更有現場感,有什么問題也能及時溝通。”松發陶瓷人事部梁經理認為,“入企探崗”活動不僅打破線下招聘的地域局限,拓寬企業招聘渠道,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了多角度在線服務,讓更多重點就業群體了解企業崗位信息及薪資待遇。
今年,針對潮州市中小企業眾多且人力資源管理者專業技能亟需提高的現狀,潮州人社部門針對性開展用工培訓,分別舉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民營企業用工合規化管理培訓共三場培訓,服務企業管理人員近百名,提升企業在招聘面試、員工關系處理、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引導企業留住員工、用好員工。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錨定穩就業促就業目標,潮州人社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持續建設“就業驛站”,強化公共就業服務,打造職業指導品牌等舉措,讓就業之路成為百姓的幸福之路。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宗楷 通訊員 蔡雅潔
圖片|人社
編輯|張澤慧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