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饒平縣新圩鎮長彬村,村道平坦整潔、綠樹成蔭,古樓、古寨、古廟等古建筑保存完好,新修的農家樓房精致漂亮,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作為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長彬村通過清理盤活集體資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深挖開發文旅資源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多維度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為村集體經濟增收注入強勁動力。
長彬村開展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
為更好盤活鄉村“沉睡”資產,長彬村通過“資產梳理+收儲整合+改造提升”,對各類低效利用的土地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出租、入股、共同經營及流轉管護等多種方式,重新激活“沉睡”閑置資產。同時,該村持續開展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通過組織召開動員部署會議、政策宣講、業務培訓及發放宣傳信件,實現政策宣傳全覆蓋與業務知識“一口清”。今年以來,該村已清理合同684份,追回拖欠租金100.92萬元,為村級集體經濟穩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長彬村曬梅場景。
產業興則集體經濟興,產業活則集體經濟活。在推進“百千萬工程”工作中,長彬村立足資源稟賦,大抓青梅和蛋雞養殖產業,全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據介紹,長彬村依托廣東梅業食品有限公司等青梅龍頭加工企業,建立“公司+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簽訂優先收購協議書方式并提供梅苗、肥料、農藥和技術支撐,吸引帶動村民參與青梅產業,形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體現代青梅產業鏈格局。同時,長彬村通過引進廣東無窮食品公司建設無窮農場蛋雞養殖基地項目,讓村內近120名剩余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帶動村集體每年增加18萬元租金收入。
此外,長彬村還創新發展模式,利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起農貿交易市場,將市場一樓、二樓全面出租,不僅為村民創造就近經商、就業的機會,也為村集體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
長彬村延德堂。
長彬村作為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內有18座各姓氏村民聚居的樓寨,寨中巷道交錯、廳室次第,2023年成功入選第八批廣東省古村落。為深挖特色文旅資源,長彬村通過“整體保護+旅游激活”方式,大力發展古村落文旅產業,并將觀梅亭與千畝梅林、萬株梅花的青梅基地相結合,打造觀梅、賞梅勝地。
文字|陳瑩 饒宣
圖片|饒宣
編輯|張澤慧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