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發《加強潮州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工作方案(2024-2025年)》,提出將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牽引,著力加強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潮州力量。
目前,潮州正以古城為依托,加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進一步傳承發展潮州文化,賡續中華燦爛文明。按照《方案》,我市將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貫徹落實“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的戰略部署,從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高度,研究好、呵護好、建設好潮州這座“實屬難得、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名城,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世界潮人的精神家園,為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繁榮美麗、譜寫現代化潮州新篇章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為潮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奠定堅實基礎。
《方案》提出四大方面內容共28條工作措施,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在突出系統性,筑牢潮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基礎方面,我市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牽引,全力推進潮州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保護等各項工作。成立潮州市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對申遺工作進行頂層設計,組建相關申遺機構,有序推進申遺工作;組織專家學者推進潮州古城研究,聘請陳平原教授為潮州古城研究首席顧問,集聚各方力量深化潮州古城研究;以潮州“潮人繡古城”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百家修百厝”;推進筆架山潮州窯遺址公園建設,有序開展Y10號窯周邊范圍考古發掘;推進鎮海樓續建工程、百花臺民俗文化綜合體項目等重點項目;整體保護潮州古城內外的歷史空間格局,進一步推進周邊環境和古城風貌相協調;推進廣東“東大門”提升工程,將潮州文化元素、潮州城市名片有機融入高速路口、主干道的打造提升,擦亮城市“窗口”;支持代表性傳承人舉辦非遺傳承社會公益培訓班,加強傳承人梯隊建設;持續推動“博物館之城”建設,力爭全市納入“博物館之城”體系的各類博物館達到100家。
在突出創新性,推進潮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方面,我市將推進非遺項目傳承發展,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用新技術新手段賦能非遺項目;進一步打造、推介潮州古城旅游形象IP“府樓猴”,提高潮州古城對游客的吸引力;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強化旅游市場商品和住宿業行業監管;以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目標,兼顧旅游業發展需求,做好交通治堵保暢工作,加強公共文化場館場所建設,打造城鄉文化新空間,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效。
為突出獨特性,傳播潮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效,我市將常態化在文物點舉辦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深化“潮玩古城”系列活動等品牌,全面展示潮州文化豐富內涵;堅持“跳出潮州宣傳潮州”,主動加強與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的合作交流,爭取更多重點報道、重磅節目落地潮州;推動“就是這么潮”等對外推廣項目建設,組織開展潮劇出國展演、“鏨紙鉸花”近現代潮州剪紙精品國內外巡回展覽等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為突出長效性,著力健全潮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機制,我市將通過起草制訂《潮州古城提升行動計劃(2026-2030)》等工作計劃,開展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第四批歷史建筑調查,加強文物保護單位、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的普查認定,建立保護名錄;嚴格落實潮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潮州古城南門義興甲、許駙馬府、舊西門街、太平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等保護要求,健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加大市、縣(區)對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的資金投入力度,積極對接各領域各線條的項目政策,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相關項目儲備;吸納規劃、建筑、文物、歷史、考古、非遺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充實潮州市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庫等,借助專家力量為古城發展把脈;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比賽等方式,培育優質的文化講解員、導游隊伍。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瓊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