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庵埠鎮的梅林湖景區高處,極目遠眺,碧波蕩漾的湖泊與金黃色的稻田交相輝映,如同一幅生動的鄉村振興畫卷緩緩展開。
走進大嶺山產業園,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的廣東供銷(潮安)天業冷鏈物流產業園,貨車往來頻繁,貨物運輸一派繁忙景象。
鳳塘鎮南隴村吳厝試點地塊入市交易,成為潮州首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項目,實現了潮州集體土地入市零的突破。
在浮洋鎮粵東城際鐵路浮洋站至潮汕站特大橋的施工現場,挖掘機來回穿梭,一塊塊鋼筋模板被吊車高高吊起,工人們正在扎綁鋼筋,粵東城際鐵路建設的如火如荼。
潮安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委、市委實施“百千萬工程”有關部署要求,突出謀劃的系統性、推進的整體性、操作的針對性和工作的創新性,緊扣“一強兩爭”定位目標和“力爭優秀”年度目標,以實際行動書寫鄉村振興壯麗篇章,用“百千萬工程”的音符,編織出一曲悠揚動人的鄉村振興交響樂。

潮安區錨定“一強兩爭”定位目標,加快奮進“百千萬工程”

農業經濟創佳績
農文旅融合齊發展

俯瞰潮安區庵埠鎮的梅林湖風景區,不僅能看到碧藍靜謐的湖泊,還有一大片金燦燦的稻田。這些稻田都是以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寬度達標、平實堅固的機耕路方便機械化耕作,溝渠的寬度和深度也有講究。很難想象,在此之前,這一大片稻田曾經是荒廢了三十幾年、雜草叢生的荒地。近年來,潮安區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水田墾造、土地流轉和撂荒耕地治理,使許多“沉睡”的荒地煥發出“新機”。荒地變農田,充分保障了糧食生產。今年,潮安區預計糧食播種面積可達221548畝、糧食產量截至目前已達到57158噸。同時,潮安區持續扶持壯大鳳凰單叢茶、文祠橄欖、金石花卉等特色農業,發展鄉村旅游和設施農業,探索多樣化的“公司+農戶”模式,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今年前三季度,潮安區農業總產值約40.2億元、增長7.9%,其中茶產業產值約21.2億元、增長10.3%。
梅林湖畔高標準農田稻香四溢
在高標準農田和梅林湖的雙重加持下,梅林湖風景區也“圈來”了越來越多的市民游客,展現了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如今,只要你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搜索“梅林湖”,就能看到許多網友曬出的在梅林湖旁露營野餐或稻田合影的照片。鏡頭切換到鳳凰山,這里云霧繚繞,萬畝茶園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走在茶園小道,你還會驚喜地發現,現在茶園內還種著櫻花、黃花鈴木、小葉紫薇等植株,茶園仿佛披上了一襲斑斕的彩衣,前來游覽打卡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今年潮安區鳳凰鎮重點對鳳溪水庫、鳳凰水庫周邊近1000畝的茶園、裸露地進行綠化彩化,計劃投資250萬元種植彩化美化樹木約1.75萬株。而這只是高質量做精鳳凰茶谷示范帶的一個小小縮影。如今,潮安區已謀劃整合鳳凰茶谷示范帶項目共19個、總投資14.7億元,目前已完工2個、已開工項目8個,其中包括了沿線風貌提升及節點打造,沿線房屋微改造、綠色通道綠美干道建設等。擁有千年歷史的龍湖古寨,經過不斷改造提升,也被越來越多外地游客熟知,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來。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桑浦山正高起點啟動桑浦山人文風貌帶建設,平坦整潔的村道、整齊劃一的綠化帶、錯落有致的房舍,逐漸變成潮安農文旅“新名片”。

夯實工業“壓艙石”
拼出強區“加速度”

彩塘鎮、楓溪鎮、鳳塘鎮上榜2024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楓溪鎮邁入2024年中國鎮域經濟發展潛力前100強,三環集團、四通集團等28家企業上榜潮州市2024年“優大強”企業名單,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進出口預計增長12%……作為潮州的“工業強區”,潮安區今年獲得了不少新榮譽、取得了新成績。這離不開潮安區深化實施“雙鏈制”,創新實施抓產業“八個一”措施,不斷為產業發展拓展空間、拓展市場、強化招商。
走進大嶺山產業園,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的廣東供銷(潮安)天業冷鏈物流產業園,貨車往來頻繁,貨物運輸一派繁忙景象。在產業園內,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也已建成,另外還有其他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動工中。今年,潮安區持續推動包括大嶺山產業園產業轉移主平臺內的其他兩個產業園——高鐵新城和東山湖現代產業園擴能提質。同時,突出抓好“村改”,探索出土地征收、集體轉國有、村企合作改造、引入社會資本開發“四種模式”,針對性出臺18份政策性支撐文件,有序推進1.5萬畝“村改”, 鳳塘片區140畝工業用地已完成供地。今年已超額完成市下達700畝土地整備任務,另外還有1400畝土地整備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在今年7月,潮安區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產業大會,別出心裁將大會與潮州“府樓猴”IP聯名,吸引眾多客商前來參與,給客商留下深刻印象,獲得客商高度評價。大會展位區域總面積、參展企業數量、參展經銷商數量、客流量實現了“四個倍增”,體現了“探索市場化、專業化辦展模式”的成功——展位區域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是首屆的3.3倍;參展企業800多家,為首屆的3.6倍;經銷商近5萬家,為首屆的4.17倍;客流23萬多人次、為首屆的2.3倍。
第二屆中國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產業大會在潮安區庵埠鎮盛大開幕
為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潮安區出臺了招商引資“二十條”,明確“八個一”機制,組建區企業服務中心、配強招商先鋒隊、捋順工作機制,形成了一系列招商引資新思路、新打法、新成效。今年前三季度,潮安區招商引資共簽約落地項目110個、投資額138.16億元(其中外市引進落地項目26個、總投資額約112.99億元)、投資總額完成進度(完成市下達任務的92.11%)等各項指標穩居我市首位。
一批批招商引資項目在潮安區落地

激發改革活力
增添發展新動能

沒有改革創新就無法前進。今年,潮安區以體制機制9項改革和“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為突破口,牽引帶動75項年度重點改革。其中,土地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直以來,用地難等制約是潮安高質量發展最突出問題。今年10月,潮州首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項目——鳳塘鎮南隴村吳厝試點地塊入市交易,實現潮州集體土地入市零的突破。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不僅規范了用地管理,提高了村集體收入,也解決了企業需求。而在這一土地改革重大成果背后,是潮安區前期持之以恒的堅持和努力。為審慎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潮安區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制定入市實施辦法、工作指引、網上交易操作規程等指導性文件,完善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流轉、保留集體用地性質的村企合作模式涉及建筑物報建、細化清退補償標準、建立快查快拆機制、加快項目審批等政策體系。另外,為破解“兩違”巡查監管難題,潮安區利用無人機科技,搭建起“空中監控+地面巡查”的模式,“兩違”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今年,潮安區還選取典型鎮鳳凰鎮、“工改工”主戰場鳳塘鎮和古巷鎮3個鎮試點推進鋪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謀劃項目55個、計劃總投資約48.94億元、整治面積約49.02萬畝。
今年,有兩宗項目創造了我市招商項目拿地開工的“新速度”——分別是華界新材料和萬洋眾創城。這兩宗總項目都位于潮安區內,從簽約到開工分別只用了88天和70天,是潮安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鮮活寫照,潮安區以“1個快處快調機制+4個服務專班”加速護航項目“輕裝快跑”,打造“潮安速度”的金字招牌。同時,推行“一窗受理”服務新模式,“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實現區鎮村三級全覆蓋。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降地價”“降氣價”“降融資成本”系列行動,拓展推行“拿地即開工”惠企改革成果。

新型城鎮化建設
按下“快進鍵”

在潮安區浮洋鎮粵東城際鐵路浮洋站至潮汕站特大橋的施工現場,挖掘機來回穿梭,一塊塊鋼筋模板被吊車高高吊起,工人們正在扎綁鋼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這是潮安新型城鎮化建設征程上的一大亮點。今年,潮安區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縣域基礎設施提能升級,加快推進粵東城際鐵路潮安段、潮汕路、S504江東段、庵埠高速公路口、護堤路、如意路延長線等重點交通項目、“大動脈”項目加快建設,龍華路等一批“斷頭路”加速貫通,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及污水處理設施超100座、污水收集管網和暗渠化輸送通道超1800多公里,楓江深坑國考斷面達標攻堅工程一期已全面完成建設,雨污分流完成率100%。
潮安區設11個“長者食堂”服務點,備受人民群眾青睞
而位于潮安區政府附近的潮安區圖書館,這里已經對外敞開了“知識的大門”。這座圖書館不僅內部設施完善、藏書豐富且非常智能——市民只需刷身份證就能在館內的自助借閱機上,享受免費的辦證借閱服務。除了圖書館外,潮安區博物館也建成投用。這兩座場館外形一圓一方,被藍色玻璃幕墻包圍的大樓儼然成為潮安“新地標”,為市民提供了更多文化滋養。今年,潮安區還穩步推進浮洋鎮勝聯小學等17所學校撤并工作,加快推動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組建5個區級教育集團,探索推進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金石鎮龍閣小學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潮安區第三人民醫院、潮安區第二人民醫院附屬樓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縣域醫共體建設達到緊密型標準,設11個“長者食堂”服務點,1-9月城鎮新增就業4451人,1-9月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66.67%、41.18%,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詹嘉鵬
文字|安宣 溫億中 孫安迪 陳舒琪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