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兩級法院擦亮少年審判品牌
傾情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讓“少年的你”沐浴在法治陽光下
近年來,潮州兩級法院緊緊圍繞“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預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兩大核心任務,堅持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積極探索創新未成年人審判新機制,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主動融入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先后獲評“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全國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等榮譽。


楓溪法院邀請潮安區楓溪鎮益盛中學的師生觀摩一宗盜竊犯罪案件庭審。


深耕刑事審判
構建少年司法“潮州模式”

潮安法院浮洋人民法庭(少年法庭)與少年法庭心理咨詢室的心理咨詢師到涉毒人群未成年子女家中走訪了解情況。
深耕刑事審判,潮州兩級法院探索出了少年司法的“潮州模式”。圍繞“創一流少年審判”目標,建立起“庭前、庭中、庭后、延伸”四位一體的少年審判模式,了解被告人成長經歷,通過“圓桌審判”“法庭教育”教育感化未成年被告人,開展靶向式心理疏導等方式為未成年被告人提供正向心理干預,建立起延伸保護制度,讓涉案未成年人真正知罪悔罪又能夠迷途知返,順利融入社會。
“寬容而不縱容”,是潮州司法護“未”兼具力度和溫度的重要表現。潮州兩級法院嚴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當嚴則嚴,當寬則寬。在審理未成年人陳某等尋釁滋事一案中,潮州中院依法對3名未成年被告人判處無罪,對2名未成年被告人免于刑事處罰,該案例入選司法部案例庫。
“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近日,楓溪法院依法對未成年被告人小何作出判決。
為了更好地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承辦法官在庭前對小何進行社會調查,了解其成長背景和犯罪成因,庭中進行法庭教育,促使其認識到所犯的錯誤,庭后針對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對其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同時綜合考慮小何的犯罪情節、社會危害性及悔罪態度對其從輕處罰。
“法官,我回家了,謝謝你對我說的話,我知道錯了,以后一定重新做人……”曾因尋釁滋事犯罪被判刑的未成年人小陳在刑滿釋放后,撥通湘橋法院主審法官電話。
在審理案件過程中,主審法官發現被告人小陳在案發前就曾多次因為打架斗毆被行政處罰,為使小陳徹底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錯誤,法官多次找小陳談心,幫助其找到改過自新的方向。接到小陳電話后,湘橋法院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回訪活動,邀請心理老師一同對小陳及其家長進行心理疏導和家庭教育,進一步了解小陳現階段的心理狀況和生活狀態,幫助其樹立改過自新的勇氣和信心。同時指導其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促進家庭和諧。

潮州中院應某中學邀請,對該校個別學生開展司法幫教,并對學生家長進行親職教育,助力法治校園建設。
為著力建設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和罪錯未成年人干預矯治一體化治理新格局,潮安法院牽頭擬制構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幫教體系的工作意見,形成預防違法犯罪、查辦違法犯罪及社會治理相結合的立體工作模式,強化“矯治、學習、輔導、就業”全程一體化幫扶,打造出全方位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幫教體系。目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幫教體系已在全市鋪開。


凝聚多元合力
筑牢未成年人保護“堅固防線”

潮州中院在審理一宗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件中,發出全市法院首份《家庭教育指導令》。
未成年人小剛與小宇是同學,一次糾紛后小剛持刀砍傷小宇及其母親趙某。在了解到小宇受傷后產生的恐懼心理及小剛父親王某平時對小剛不當的教育方式后,潮州中院向王某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王某到法院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并依托“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室”,讓心理咨詢師分別對兩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輔導,對王某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對家庭教育予以糾偏。
“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室”是潮州中院和市婦聯聯合建立的家庭教育工作聯動機制,旨在全面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強化家庭教育指導。天下之本在家,好的家風于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意義不言而喻。近年來,潮州積極探索家庭教育指導新路徑,設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室,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專家人才庫,構建全市家庭教育指導一張網;邀請心理咨詢及家庭教育專家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輔導,對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向未成年人父母發出包括《家庭教育指導令》《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親筆信》在內的“組合套裝”,一體化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心理疏導、宣傳教育,以有力司法手段責令監護人履行職責。

饒平法院發出全省首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
“父母的撫育和關愛直接關系到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現在向你們發放《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提醒你們應當攜手給未成年子女創造良好的生活成長環境?!苯衲?月,饒平法院汫洲法庭在一宗離婚糾紛調解現場,向達成離婚調解協議的當事人雙方發出全省法院系統首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督促雙方履行好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保護義務,及時回應子女情感需求。
深度融入社會綜合治理亦是潮州兩級法院延伸審判職能的一大舉措。針對案件審判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潮州兩級法院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目的,有效地推動社會綜合治理效能。日前,楓溪法院從案件中發現的未成年人從事有償陪侍的問題及未成年人在私人影院被性侵等情況著手,向多個行政機關發出司法建議書,建議各相關部門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與保護工作,按職能對娛樂場所、新興業態經營場所、重點場所加強監管,著重規范各經營者的從業意識,嚴厲查處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各職能部門均對建議書進行反饋,并表示將進一步強化對娛樂場所、新興業態經營場所、重點場所的執法檢查,規范經營者的從業行為,保護廣大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創新普法形式
點亮法治教育“心靈燈塔”
“學校是學習的圣地,而非暴力滋生的溫床,一些違規行為很有可能對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nbsp;小李和小張是市區某中學同班同學,平日關系較好,但今年9月,二人發生口角,小李揚言要報復小張,此事被學校發現。潮州中院應學校邀請前往學校開展司法幫教,并對學生家長進行親職教育。
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潮州中院法官通過“以案釋法”,引導兩位同學有效管理情緒、理性表達意見,并鼓勵他們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面授式”普法是法治教育的重要路徑。今年以來潮州兩級法院通過組織干警到各中小學、幼兒園開講“開學第一課”,舉辦“法徽+團徽”“巡回審判車進校園”等法治講座、法治云課堂共100多場次,參與師生達近10萬人次。
“我對我做過的事情感到十分后悔,希望法庭給我一次機會改過自新,也希望他人能從我的行為中吸取教訓,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為一時沖動而悔恨終生?!贝饲埃埰椒ㄔ洪_展“法治伴青春 護航促成長”的模擬法庭觀摩活動,邀請錢東初級中學百名師生走進饒平法院?!氨桓嫒恕痹谧詈箨愂鲋谐镣吹膽曰?,讓在場師生都深受觸動。創新的普法模式讓學生們在觀摩中學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素養。
此外,結合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潮州中院制作原創普法MV《無路可逃》《包過》《潮法童聲》,《潮法童聲》作品獲得“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法院報》官微、“廣東政法”視頻號等推介,入選第十一屆金法槌獎。潮州中院《“潮法小課堂”短視頻》普法項目、潮安法院《打造“法治+非遺”普法品牌 奏響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新樂章》普法項目獲評全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創新創先和優秀普法項目。

湘橋法院古城旅游巡回法庭在牌坊街舉辦“平安古城”主題普法活動,向青少年普法。
司法是守望青春的最后防線,是護航成長的關鍵力量。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做深做實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事關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和諧幸福,事關全社會穩定發展。司法保護的路上,潮州兩級法院將擦亮少年審判品牌,用心用情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在護“未”之路行穩致遠。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婧怡 黃瓊
圖片|通訊員 張蝶
編輯|翁純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