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鐵一局承建的粵東城際鐵路潮州段首榀箱梁的成功架設,標志著粵東城際鐵路潮州段全面進入箱梁架設施工階段。
粵東城際鐵路全長約140公里,設計建設主要采取高架與地下形式,其中高架段長度占比超過鐵路全線的三分之二,橋梁施工成為項目建設的核心部分。
“目前,我們的工程樁基已完成92%,墩柱已完成86%,連續梁已完成45%。今年6月25日完成粵東城際鐵路全線首個連續梁合龍,10月27日成功架設粵東城際鐵路潮州段首榀箱梁,目前已完成架梁6孔。”中鐵一局粵東城際鐵路8標二工區黨支部書記楊鵬帆介紹。
在施工過程中,為保障工程的順利推進,中鐵一局采用了反循環鉆、菱形掛籃配套全封閉兜底防護等一系列先進且極具針對性的施工技術和工藝。
“施工過程中,我們結合潮州地區地質情況,樁基施工采用反循環鉆施工工藝,既提高了工效,又減小了對施工周邊的擾動及影響。連續梁施工采用菱形掛籃配套全封閉兜底防護施工工藝,確保了跨路施工行車安全,道岔連續梁采用承插型滿堂支架施工工藝。”中鐵一局粵東城際鐵路8標二工區副總工程師黃漢超表示。
除此之外,中鐵一局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和創新精神,依托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引入自動伸縮走行內模支撐架、全自動定位網焊接機、混凝土振搗抹平一體機等工裝設備,提升生產效率,確保箱梁的預制精度和質量,并應用智能噴淋養護系統,打造標準化、智能化的箱梁生產環境。同時,為切實保障施工生產任務得以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項目部精心調配優化各項資源配置,全方位加強現場管理。
為確保現場施工安全全面受控,黃漢超表示:“我們項目部堅持召開每日安全晨會及班前安全講話活動,作業前檢查作業環境及設備狀況,過程中項目安全員及網格管理員全程盯控關鍵工序部位施工,并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及跟班作業。”
一直以來,拆遷問題是工程建設的最大難點。對此,自2022年9月25日開工建設以來,各地政府、鐵路協調辦和行政主管部門齊心協力、因地施策,先后完成了金石鎮、沙溪鎮、如意市場、浮洋鎮潘吳村、加油站、浮洋站水利局宿舍等拆遷工作,為工程推進鋪平道路。
“目前我工區紅線用地已交付91%,房屋已拆遷完成87%,征拆工作一直位列全線前列。”楊鵬帆說。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潮安區各級政府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區領導、鐵路協調辦、各鎮、村委會夜以繼日,積極謀劃,協調解決拆遷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推進征拆工作,及時給工區的施工生產提供工作面,為粵東城際鐵路潮州段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促進粵東地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粵東城際鐵路的規劃建設對加快構建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推動“百千萬工程”建設走深走實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將推動汕潮揭三市區域內主要經濟據點、人口密集區及交通樞紐串珠成鏈,實現汕潮揭地區中心城市“半小時通勤圈”和粵東地區“一小時交通圈”。
黃漢超表示,接下來,項目部將以架梁通道作為主線,積極開展施工作業,打通架梁通道的障礙,保質保量完成年度生產計劃。同時加快浮洋站封閉路段施工進度,增加資源投入,力爭在2025年1月10日前完成潮汕路浮洋站段內道岔連續梁施工,恢復潮汕路交通通行。
文字|黃慧 林宗楷 安融
圖片|潮安融媒
編輯|張澤慧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