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湘橋區磷溪鎮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圍繞塔后村、美堤村、埔涵村、仙美村等“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堅持鎮村聯動、重點突破、抓實督導,打造和美磷溪美麗鄉村“新樣板”。


塔后村芋田間,一排排綠油油的“芋傘”長勢喜人。得益于當地獨特的沙土土質和種植技術,地里的芋頭個大,口感香甜粉糯,備受消費者歡迎。
塔后村池塘清澈見底。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攝
當前塔后村正謀劃構建“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體系,做強塔后芋“一村一品”,并帶動當地楊桃、番石榴、小番茄等農作物拓展銷售渠道,讓村民的“錢袋子”逐漸殷實起來。同時,塔后村聚焦破解村集體經濟收入薄弱的難題,通過扮靚鄉村,引來文旅企業投資2000萬元,將建設3.4萬平方米、共27個功能區的吉象農旅項目,融入全市農旅規劃,打造“休閑經濟”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美堤村,金沙溪穿村而過,沿岸風光秀美,具有值得挖掘的旅游資源。針對這種情況,美堤村積極尋求企業合作,撬動社會資本投融資,并與深圳文旅項目設計公司聯系對接,為溪畔美景量身定制了發展方案,結合“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規劃理念,謀劃建設農文旅綜合區。
為進一步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美堤村積極聯合廣東省鄉村振興基金會開展公益籌資,募集鄉村振興善款。利用春節等重要節日,美堤村開展返鄉宗親座談聯誼會,共商共議鄉村建設和發展,倡導僑胞僑資回流,助力鄉村振興,共籌得10萬元投入到污水治理工程中,有效紓解了資金困境。

為做強村級經濟,埔涵村在特色產業上積極“點題”,大力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種實現方式,通過實地參觀金石鎮翁厝村的迎春賽花展、花卉種植基地等,進一步學習翁厝村在打造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潮州市十大富民興村產業示范村等方面的經驗,交流探索潮派盆景技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揮花木產業聯動帶動效應等方面的做法。
“龍騰盛世,花開湘橋”——湘橋區“百千萬工程”2024年迎春花市成功舉辦。來源:“湘橋發布”微信公眾號
2024年春節期間,“龍騰盛世,花開湘橋”——湘橋區“百千萬工程”2024年迎春花市的成功舉辦,為埔涵村集體經濟帶來約15萬元的增收,實現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利益“雙增收”。

成立仙美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仙美農旅發展有限公司……仙美村一改往日菱角“散戶”現狀,創新菱角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種實現方式,將種植戶整合起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錨定規模化種植的目標,為菱角產業發展奠定基礎。仙美村還爭取上級部門資金128萬元,對菱角種植池進行改造升級,打造菱角標準池,提高菱角質量,打造菱角凍庫冷鏈,延長菱角供應周期。
為打下品牌銷售基礎,仙美村注冊“山尾金厝池”商標、申報省農產品“三品一標”標志。同時,制作菱角品牌宣傳冊、舉辦菱角品鑒會、設計菱角精包裝,打造“金厝池”菱角品牌,提高金厝池菱角知名度。一系列舉措,促使種植戶增收超160萬元,同時帶動周邊村居種植菱角超500畝,產值約700萬元。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慧 林宗楷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