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安區文祠鎮作為鳳凰茶谷的“門戶”和綠美潮州生態建設示范帶的重要節點,山水俱美,農業興旺。近年來,文祠鎮因地制宜,積極推進“七個一”建設,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風貌,做強特色農業,打造橄欖專業鎮,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山水為憑
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

水清岸綠,碧道如詩。文祠水碧道是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宛如一條綠色的綢帶,盤繞在文祠的青山綠水間。碧道不僅為村民、游客提供了可觀、可憩、可玩的好去處,更成為助力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文祠水碧道宛如一條綠色的綢帶,盤繞在文祠的青山綠水間。
“這里的河段原本水比較深、比較危險,政府在這里建設綠美生態小公園、打造文祠水碧道,對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文祠鎮河塘村村干部張醉汕說。在美麗圩鎮建設中,群眾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張醉汕表示,綠美生態小公園與文祠水碧道的建成,不僅滿足了村民“開門見綠、移步見景”的美好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大家參與人居環境治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人居環境的提升讓村民切身感受到家鄉的美麗轉變,現在大家會自發組織清理垃圾,共建共享的意識增強了。”
產業支撐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文祠素有“水果之鄉”美譽,名優水果品種繁多,橄欖、枇杷、楊梅、黃皮等久負盛名。暮秋時節,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果香,走進文祠鎮橄欖標準化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橄欖樹郁郁蔥蔥,果實掛滿枝頭,工人們正忙碌穿梭其間,架起特制長梯,嫻熟地將品種改良后的青皮橄欖收入背簍。

潮安區橄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落地為文祠橄欖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文祠橄欖是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潮安區橄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落地,為文祠橄欖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作為產業園的牽頭實施主體,在上級部門指導下,潮州市橄醇食品有限公司積極構建“企業+生產基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模式,提升聯農帶農水平,打造現代化生產線,延伸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
“第一產業,我們通過矮化、嫁接、改良品種,主要推出鮮食橄欖果;第二產業,我們通過產品研發與精深加工,推出了橄欖酒、橄欖飲料等一系列產品……”橄醇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經理林偉樺介紹說,橄醇食品扎實走好文祠橄欖“品種改良+精深加工+產品研發+文化賦能”的發展道路,推出了橄欖酒、橄欖飲料等一系列符合年輕一代消費需求的特色產品。去年,該公司還引進多條自動化生產線,助力全鎮橄欖深加工產品年產值達到約3億元。

文祠鎮區主干道顏值提升。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發展機遇,文祠鎮的蝶變仍將繼續。文祠鎮黨委委員陳圖彪表示:“文祠鎮將牢牢把握‘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建設的發展機遇,加力提速推進典型鎮村建設;以美麗圩鎮建設行動為抓手,因地制宜,精心謀劃,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房風貌管控,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推動橄欖特色產業優化升級,奮力開創‘百千萬工程’新局面,為潮州高質量發展貢獻文祠力量。”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佳濤 陳婕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潮海
視頻|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潮海 謝平勛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