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饒平縣浮山鎮有著悠久的柿餅制作傳統,素有“柿餅之鄉”的美譽。每到柿子成熟的季節,浮山鎮坪洋村的村民們便會忙碌起來,晾曬柿子、加工柿餅,房前屋后和晾曬場掛滿了一串串金黃色的柿子,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村民正在晾曬柿子。浮山鎮 供
近年來,浮山鎮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抓手,聚焦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改革,以“柿餅”為媒,探索發展“路衍經濟”,做好柿餅產業延鏈強鏈補鏈文章,增強農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
浮山鎮充分利用毗鄰省道S222的區位優勢,統籌駐鎮幫鎮扶村資金升級改造柿餅非遺文化街,將原本臨時而分散的柿餅戶聚攏起來,并整備約33畝土地打造浮山柿餅文化體驗園,增設晾曬區、制作工藝流程展示、制作技藝表演等場景,將柿餅產業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豐富旅游產業業態,創造更多“看頭”引客。在此基礎上,成立饒平縣坪洋柿餅專業合作社,制訂管理公約,進一步規范營商環境。同時,浮山鎮以縣道X085、鄉道Y471等農村公路為依托,綜合利用開發沿線低效和閑置土地,延伸帶動沿線周邊村曬柿制餅,進一步推動柿餅產業和資源要素聯動發展,持續激發農村集體經濟活力。
浮山鎮打造浮山柿餅文化體驗園。浮山鎮 供
為進一步做強柿餅傳統特色產業,浮山鎮依托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研發柿餅清潔加工技術,打造柿餅清潔加工示范基地和產業化教學基地,建立從采摘到整形分級14個標準化加工流程,推動申報柿餅SC認證,打通制約浮山柿餅上線銷售“瓶頸”。統籌駐鎮幫鎮扶村資金改造荔林村閑置廠房建設農副產品加工廠,引進專業團隊入駐,推動合作社與公司簽訂產銷合同,構建“公司+合作社+非遺工坊”發展模式,開辟浮山第一條柿餅加工現代化流水線,實現柿餅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同時,以電商為引子,推動鎮級電商產業園與公司深度合作,以網紅直播帶貨的方式進行線上推廣,打造從田頭到消費者的數字化農產品供應鏈,走出“數商興農”的新路子。據統計,浮山柿餅上線銷售第一天就售出超5000斤,銷售額近20萬元,實現量價齊升,全年銷量比往年翻了三番。
浮山鎮還以文旅融合為主線,以市級非遺浮山柿餅為切入點,揭牌成立臺港澳文化研學基地,組織臺港澳青少年到饒平文化研學交流,舉辦“致富‘金果子’柿餅正飄香”等特色文旅推介活動,通過參觀柿餅制作流程、體驗柿餅非遺天然曬制工藝流程,提高市民游客體驗感,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農民增收。
文字|吳育杭 浮山鎮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