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潔凈寬敞的鄉村道路、古色古香的村文化廣場、茶香裊裊的生態茶園……漫步在潮安區鳳凰鎮東興村,村道兩旁綠樹成蔭,家家戶戶窗明幾凈,廣場游園談笑嬉鬧,一幅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徐徐鋪展。

東興村鳥瞰圖。
走進東興村,一江碧波映襯岸邊整齊精致的農房,它們以白色和綠色為主色調,錯落有致地分布在主村道兩側,簡約美觀。
“以前村里農房的墻面不整潔,黑乎乎的。近年來,村里搞人居環境整治,每家每戶的外墻全部刷白,還安裝了漂亮的綠色花紋窗戶,舊村貌也換上了新衣裳,看著整潔的村莊心情都變得愉悅了!”東興村村民林秋菊對記者說。

東興村通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美化外立面。
據了解,近年來,東興村積極引導村民配合農房外立面風貌提升工作,有效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掀起人居環境整治熱潮。目前已經完成了雨洋、下園、大厝等5個自然村共120余戶農房改造,讓農房變得協調統一。
“近兩個月來,我們村大力推進三清三拆,引導村民自覺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共拆掉危舊老厝、私搭亂建等31處約3200平方米,形成‘人人參與、戶戶受益’的良好局面。”東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文澤青說道。
有的農房是“微改造”,有的農房則是“大提升”。在東興村,一些農房被改造成民宿和博物館,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特色,也結合周邊景觀、游客需求塑造了新的休閑空間,成為茶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東興村一些農房被改造成民宿和博物館,塑造新的休閑空間,成為茶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愷德苑精品民宿工作人員陳琪琪向記者介紹,依托東興村180畝的古建筑為主體,一座荒廢的傳統特色農房被逐漸修繕起來。
“我們切入茶文旅的主題,將具有傳統特色的農房打造成民宿和博物館,以達到衣食住行娛樂購一體化的效果。”陳琪琪表示,他們還經常開展茶文化研學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和體驗鳳凰單叢茶的整個制作過程,讓更多人在學習潮州工夫茶藝的過程中,深入了解鳳凰單叢茶文化的起源、發展以及傳播過程。

東興村因地制宜打造了鳳凰溪碧道,美化鄉村景觀。
除了引進廣東鳳凰谷項目,打造民宿和博物館,東興村還不斷發掘利用當地資源優勢,打造鄉村景觀,做活文旅文章。文澤青表示,兩年來東興村因地制宜打造了鳳凰溪碧道、文化廣場,并將當地的生態茶園連接起來,讓游客可以通過休閑碧道參觀茶園景觀,近距離感受茶文化。
文旅熱,百業旺。隨著鄉村文旅產品業態更加豐富,服務配套進一步完善,東興村的游客逐漸增多,產業蓬勃發展,鄉村不斷煥發新活力。對此,東興村村民陳元堅深有感觸:“特別是寒暑假期間,明顯感受到周邊游客在逐年增長,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參觀我們鳳凰的茶園,十分熱鬧。”
“通過近段時間的環境治理,我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素質也得到了提高。”文澤青向記者透露了未來的工作思路,東興村將繼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農房風貌品質,積極招引開發商到村投資建設,讓老舊農房變成鄉村酒店、鄉村民宿。同時持續推進茶文旅融合發展,結合古驛道重點線路修復,利用游客集散中心吸引商家入駐,培育體驗式文旅消費新業態,全力打造更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開啟群眾的幸福美好新生活,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慧 林宗楷
圖片|林宗楷?鳳宣
編輯|蔡楊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