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的老人們在乒乓球桌上揮灑汗水,享受著運動帶來的活力與樂趣;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課室里體驗指尖上的非遺,傳承著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魅力;而文化廣場上的年輕人則在籃球場上盡情奔跑,展現著青春的激情與活力,共同繪制出一幅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生活畫卷。
近年來,潮安區浮洋鎮大吳村作為鄉村文化空間營造提升樣本村,在環境整治、文化傳承、拓寬文化空間等方面下足功夫,讓廣大村民享有更優質、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走進大吳村,村道平坦整潔、商鋪林立,村里房屋錯落有致,綠樹紅花相互掩映,整個村容村貌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鄉村景象。在大吳村康園中心,幾位老人正趁著空閑打打乒乓球,鍛煉健身,累了便圍坐一起喝茶聊天,享受悠閑的“慢生活”,甚是愜意。
在大吳村康園中心,兩位老人正趁著空閑打打乒乓球,鍛煉健身
“康園中心給村民提供了新的文化空間,我們老年人有時候就來這里打乒乓球、唱潮劇,小孩周五或周六就來學鑼鼓和弦樂。”大吳村村民吳克孝感嘆,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了,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
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吳村全力優化鄉村文化空間設施,充分利用各類場地,拓寬公共文化活動空間面積,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效率,建設了小公園、健身廣場、康園中心、秀英公園、外環南路綠道等一批公共場所,用于舉辦鄉村籃球聯賽、文藝匯演和節日慶典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廣大村民享有更優質、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
新建成的大吳修德幼兒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教室里,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制作“大吳泥塑”。傳承保護本土非遺技藝的同時,也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大吳修德幼兒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全
大吳修德幼兒園教室里,孩子們學習“大吳泥塑”制作技藝
大吳修德幼兒園教學主任洪佩純介紹,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幼兒園開展了教育性主題活動,從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這五大領域,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同時,結合大吳本土泥塑文化和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開展“與泥相約”的園本課程,讓幼兒在玩泥巴中了解、傳承家鄉的非遺文化。
學生作品展示
大吳村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的僑胞有2000多人。廣大僑胞心系桑梓,投資建設了秀英醫院、松昌中學、松昌實驗學校、大吳修德幼兒園等一批民生項目,給村民及鄰近鄉鎮群眾帶來諸多便利。
大吳村以“僑”架“橋”,凝聚僑心僑力,積極加強僑文化保護傳承,打造僑文化宣傳陣地——“僑文化長廊”;同時以鄉誼親情為紐帶,把海外華僑華人緊密團結起來,形成獨具本地特色的鄉村文化空間。
“大吳村支持和鼓勵利用華僑故居、舊居、僑捐公益設施等建筑,打造鄉村文化空間,在保持歷史建筑風貌基礎上,賦予當代的功能,與鄉村文化生活有機融合,因地制宜打造百米觀一景、百米有一史的文化特色景觀。”大吳村黨總支部委員吳淙冰表示。
依托本地特色,整合公共服務設施,大吳村打造了一個有特色、有品位、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文化空間,在豐富鄉村文化空間內涵、提升鄉村文化服務效能方面取得新成效。
談及未來發展的思路,吳淙冰表示,大吳村將深入開展鄉村文化空間營造提升行動和農村移風易俗深化治理行動,著力打造和美鄉村,因地制宜建設停車場,規范村內的交通秩序,同時打造一批融入鄉土文化的民宿民居,讓更多的旅客能在本地駐留、游玩,推動“百千萬工程”攻堅突破、迎頭趕上。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慧 林宗楷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