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饒平縣汫洲鎮以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建設為切入口,積極推進“長者飯堂”建設,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經濟實惠的用餐服務。運營4個月來共完成配餐近750份,開啟老年人幸福“食”光。
汫洲鎮因地制宜選址建設“長者飯堂”,按照“就近就易”原則選取老年人居住集中程度較高且位于鎮中心的敬老院布設試點,盤活閑置房間改造廚房和用餐大廳,增設防滑地墊、扶手等適老化設施,搭建服務范圍輻射13個村(社區)的“15分鐘”助餐服務圈,打造“家門口食堂”。同時,以重點滿足高齡、空巢、獨居等老年人助餐需求為導向,圈定助餐群體為轄區內70周歲以上老年人及60周歲以上特殊重度殘疾人、低保、特困供養人員等民政保障對象作為助餐對象,同步圍繞助餐群體范圍,以“社工包村+兩委配合”方式逐戶走訪調研,詳細登記用餐需求人數及老年人用餐喜好,確定用餐形式、飯菜種類。認真優化助餐服務,根據走訪調研結果確定“堂食+外送”助餐模式,以電話訂餐、志愿者送餐等形式打通老年人助餐服務“最后一公里”。
汫洲鎮采用“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長者付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多元集資、微利運營方式,形成長者飯堂籌資保障機制,為70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餐補貼4元,為60歲以上特殊重度殘疾人、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對象每人每餐全額補貼12元,解決長者飯堂運營資金難題,推動長者飯堂實現長效運營。根據用餐需求動態調整送餐區域,汫洲鎮與鎮社工站協作巧借社工輪班配餐,“兩委”干部送餐上門,“村社”聯動突破“人少送難”困局。同時實施多元化配餐,選用營養健康、易咀嚼消化的菜品進行葷素搭配,自選飯粥主食,每日更新菜式,確保家常美味不重樣,消除長者“味覺疲勞”。還定期回訪,及時調整咸淡口味和菜式,實行每日菜品48小時留樣管理,把“食”事辦好,讓老年群體吃出滋味、吃得放心。
為進一步拓展功能打造“銀齡社交圈”,汫洲鎮依托敬老院、長者飯堂等載體,統籌民政、醫療補助經費等資金,實施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項目,增設心理咨詢室、文娛活動室、醫療康復治療室、日托照護室,同時聯合鎮衛生院、鎮老年人體育協會為轄區老人開展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多元化、個性化服務,拓展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效;定期組織開展“潮劇票友會”“老人廣場舞”等老年社交文娛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文字|丁玫 井文
圖片|汫洲鎮 供
編輯|郭洵汐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