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8周(9月16日至9月22日),全市報告新增7例登革熱病例,較第37周(12例)減少5例,環比減少41.7%。未報告重癥病例、死亡病例。

其中,本地病例5例,分布在潮安區3例(浮洋鎮2例、楓溪鎮1例),湘橋區2例(城西街道2例)。
省內輸入病例2例,均為湘橋區城西街道報告。
以下區域正在開展登革熱疫情處置工作
(截至9月22日)


登革熱防控小常識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經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它主要通過“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播,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傳播。
登革熱的典型癥狀是“高熱、三痛、三紅”+皮疹。
高熱:突發高燒(可達39℃以上),感覺渾身乏力,有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腹痛、腹瀉等癥狀。
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肌肉和骨關節痛。
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皮疹:有的患者會在頭面部或四肢軀干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
目前治療登革熱沒有抗病毒特效藥,及時就醫,早診斷、早對癥治療可減少疾病加重的風險。
防蚊叮咬是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手段,我們需要做到:
一、保持居住環境衛生整潔,“翻盆倒罐”清除室內外閑置容器、花盆底盤、飲水機托盤等各類無用積水,種養水生植物應勤換水洗瓶,避免蚊蟲孳生。
二、安裝紗窗、紗門、蚊帳等用具,避免蚊子飛入室內。室內使用蚊香、滅蚊氣霧劑、電蚊拍等驅蚊滅蚊。
三、在登革熱流行地區旅游或生活時,外出應穿著淺色長袖上衣及長褲,并在裸露皮膚處涂抹蚊蟲驅避劑。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一般在上午7~9時和下午16~18時)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四、如果出現發燒、皮疹、肌肉關節疼痛等疑似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旅居史。為防止將疾病傳播給家人或他人,請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登革熱防控相關要求。
來源|潮州疾控
編輯|蔡楊
審核|龐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