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茂芝會議”舊址的紅色記憶到道韻樓的客家風情,從湯溪水庫的“千島湖”風光到青嵐國家地質公園的自然奇觀,從茶旅走廊的滿眼翠綠到沿海諸島的碧海藍天……近年來,饒平的文旅資源頻頻出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集聚山、海、城、文多種資源的饒平,正掀起一股文旅熱潮。
饒平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的殷切囑托,以建設文化強縣、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將推進綠美行動與實施“百千萬工程”相結合,打造與潮州古城相呼應的全域旅游示范區,繪就了“北部紅色游、中部綠色游、濱海藍色游”相互補充、交相輝映的旅游新畫卷,也上交了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
2023年,饒平縣累計接待縣外游客和縣內游客462.3萬人次,同比增長49.0%,實現旅游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72.9%。2024年上半年,饒平旅游業表現強勁。1-6月份,饒平縣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331萬人次,比增22.1%,實現旅游收入6.2228億元,比增33.5%。

“山擁海抱、海繞城轉、城中有文、文中有城”,這是饒平縣獨有的地域風貌。潮州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海洋文化、畬族文化、浮濱文化……風情萬種的文化在這里融合交匯,形成了與潮州文化一脈相承、極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散發著開放、包容的魅力,歷經歲月洗禮越發生機勃勃。
2023年“百千萬工程”文旅嘉年華活動
在打造文旅特色路線上,為更好地傳承保護這些歷史文物和地域文化,饒平縣始終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方針,做好頂層統籌設計,構建全縣科學發展體系,明確打造廣東“紅色文化”教育示范高地、“浮濱文化”發現地新地標、潮州“海洋文化”展示新窗口、“潮”“客”文化融合發展區“四大建設定位”,注重精準施策,突出非遺、文化創新發展等優勢,確保文化強縣建設各項工作更具抓手、更有力度。
為實現這一目標,饒平縣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組織人力對道韻樓、新彩樓等土樓編制本體修繕方案并實施修繕,確保這些歷史建筑的原貌得以完整保存。目前,全縣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17處、縣級58處,國家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20件、三級文物282件、一般文物615件,其中三饒“道韻樓”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柘林“鎮風塔”、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等文物列入省級保護單位。
對標文物保護科學化、精準化,饒平縣挖掘整合資源,編寫《饒平縣不可移動文物基本信息表》《饒平縣蘇區文化旅游經典區文物資料匯編》《饒平縣可移動文物目錄》等書籍,為文物保護夯實根基。
2024年元宵節花燈巡游活動
饒平非遺資源豐富,共有饒平布馬舞、大城所端午節游旱龍、饒平彩青習俗、饒平鹽焗雞制作技藝等省級項目4項、市級20項、縣級45項,省級傳承人1名、市級17名、縣級25名,市級傳承群體2個、縣級傳承群體1個,涵蓋了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舞蹈、民俗、傳統戲劇等多個種類。饒平縣在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上發力,通過制作饒平非遺地圖,舉辦“非遺進校園”“非遺宣講”“非遺人才沙龍”等活動,讓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成為文旅融合的重要支撐。
夏日炎炎,精彩的籃球比賽在柘林海邊上演、紅火的預制菜展銷在石壁山下舉行、活力的騎行活動繞湯溪水庫馳騁……
日前,2024年全省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線路(秋、冬季主題)名單公布,“踏景尋味,饒風鄉情伴你行”——饒平秋季美食線路三天游榜上有名。
大肚林文旅山莊·2023饒平半程馬拉松賽
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讓饒平縣人頭攢動,生態游、紅色游、精品游線路讓文旅資源與鄉村振興充分融合,更傳遞了群眾生活的甜蜜與美好。
如何做好“處處都是景、四季皆可游”的旅游文章?饒平縣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紅色文化+海洋產業+生態資源”的多產業融合業態開展多方位改造提升,積極打造鄉村旅游點、研學游基地、民宿等文化旅游“新業態”,讓游客品嘗“人間煙火”。
申報打造饒平縣愛田園研學營地等4家單位發展為潮州市文化研學游基地;對南昌起義軍茂芝軍事決策會議舊址(全德學校)進行傳承保護;推進饒平縣蘇區文化旅游經典區項目,建設完成進度70%,樁基施工完成,土方開挖工程完成,地基與基礎工程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接下來,項目將等待室內外裝飾裝修工作……饒平縣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加強紅色文化傳承弘揚,通過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和研學游基地,推動紅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教育意義和旅游吸引力的紅色文旅產品。
以綠色生態資源為依托,饒平縣突出“茶文化旅游”主題,大力推進鳳凰山茶旅走廊浮濱文旅項目,實現休閑觀光、旅游及茶文化融合發展。通過建設生態莊園和休閑農業示范點,打造樟園山莊、瓦崗寨生態莊園等5個“廣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上饒鎮永善村、樟溪鎮英粉村2個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東山鎮東明村、柘林鎮西澳島等11個潮州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綠色饒平底色越擦越亮。
作為饒平縣獨具特色、景色宜人的美麗海島之一,汛洲島上三疊石、腳桶石、仙人建厝、古烽火臺等風光勝景美不勝收。坐落于島上的汛洲島力誠博物館景區,集“文化體驗、藝術展覽、研學教育、生態觀光、海島游樂、休閑度假”為一體,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成為海上文旅新亮點。
隨著海島旅游日益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重頭戲,饒平縣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推進濱海旅游帶基礎設施建設,如潮州港柘林灣濱海旅游帶項目,打造觀海長廊、觀海公園等濱海公共休閑空間,提供海洋觀光、海上娛樂等旅游體驗,推動濱海旅游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激發海島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看中民宿在助力經濟增長、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饒平縣大力引導和鼓勵發展鄉村民宿,積極培育民宿業態,對符合民宿經營條件的加以指導,引導其登記備案,并依法依規管理,目前已引導登記備案民宿7家,讓游客來得舒心,玩得放心,能夠留下“住”。
在不斷加大全域資源整合的同時,饒平縣緊盯旅游公共服務保障,積極推進旅游景區的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服務質量,提升游客體驗,推動文旅市場提質升級,讓游客留下美好回憶。
全民健身廣場舞大賽
蘇區文化旅游經典區位于上饒鎮,項目依山而傍、景觀天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及獨特的紅色旅游資源,是潮州人民追尋紅色印記的重要場所,也是外來游客到上饒參觀游覽的必到景點。
饒平“村BA”男子籃球賽
1927年10月,朱德同志帶領南昌起義軍2000多人進駐上饒鎮茂芝村,并召開“茂芝會議”,使中國革命武裝斗爭翻開新的一頁。“茂芝會議”無疑是上饒鎮最響亮的“紅色名片”。對此,饒平縣以上饒鎮為重點,積極打造蘇區文化旅游經典區項目,全面盤活上饒、饒洋、建饒、新豐和三饒5個鎮的紅色旅游資源,進一步打響“茂芝會議”紅色品牌,推動饒平北部山區紅色旅游業的發展。項目自2022年10月開工以來,已完成70%的建設進度建設,樁基施工完成,土方開挖工程完成,地基與基礎工程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接下來,項目將等待室內外裝飾裝修工作,建成后將是一項文化惠民、旅游富民工程。
盛夏的湯溪水庫,水面碧波粼粼,遠處峰巒疊翠,風光旖旎。休閑棧道上,三兩游客結伴成行,一幅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綠美湯溪畫卷清晰可見。
湯溪鎮大部分地域位于黃岡河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范圍內,北部、中部大部分地域位于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內。如何利用湯溪水庫豐富水旅資源優勢謀發展?湯溪鎮因地制宜全域謀劃綠色發展格局,推進建設湯溪湖水旅休閑景區項目,做好生態走廊文章,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景區風光優美是吸引游客旅游的基礎,而景區內的各項基礎設施只有“跟上腳步”,才能更好地服務大眾,讓游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對此,饒平縣以游客需求為導向,加大力度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景區管理服務水平。
截至目前,饒平縣現有星級酒店2家,旅游民宿7家,旅行社7家,配套建設旅游服務中心11個,特色旅游驛站3個,在旅游景區、旅游公路及各鄉村旅游點配套建設旅游廁所110座,設置文化旅游全景、交通、導覽等標識標牌100多塊,進一步提升旅游接待品質,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友好的旅游環境。
奮楫爭先,競渡鳳江。饒平縣2024年“鳳江杯”龍舟賽上,12支龍舟隊伍劈波斬浪、逐夢冠軍,饒平縣再次聚焦互聯網的燈光下。
2024年“鳳江杯”龍舟賽
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貴州“村超”……依靠社交網絡的裂變式傳播,一批現象級文旅IP異軍突起、深入人心,帶動文旅產業爆發式增長,也提升著當地的品牌和形象。
“城以文名,旅以城興”,文旅與城市如影相隨。饒平縣著力加強文旅宣傳推介,通過線下打造“爆點”拓客引流,同時強化線上營銷,將文旅項目帶來的“流量”轉化為文旅消費的“留量”,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線下,“走出去”推介展示已經是饒平對外宣傳的重要方式。在湘橋區古城牌坊街,饒平縣精心打造了文旅宣傳站點,與團縣委、韓山師范學院等機構合作,組建了一支充滿熱情的志愿服務隊伍,致力于推廣饒平縣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和鄉村旅游的精品路線,吸引游客深入探索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
“這樣的文案,無不讓我心神向往”“愛我大美饒平”……去年以來,饒平縣通過“文旅饒平”視頻號、抖音號,加大了宣傳饒平的運營力度,策劃了“古韻饒平?豐饒勝地”“大美饒平?粵東一璧”“饒平非遺文化體驗2024”等一系列短視頻,拍攝地點涵蓋鳳江、湯溪水庫、石壁山景區等地點,視頻一經推出就好評如潮,大家紛紛表示要來饒平走一走、看一看。
在當今的旅游市場中,文旅IP已經成為了賦能文旅發展的核心力量,以其獨特性、創新性、主題性和互動性等特點,為文旅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發展動力。對此,饒平縣創新推出“饒文文”和“饒旅旅”文旅IP形象,讓充滿饒平元素的文旅融合IP成為大美饒平的“代言人”,吸引更多人到饒平游玩。同時,饒平縣將全域旅游手繪地圖、旅游明信片、饒平文旅宣傳LOGO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廣告、宣傳冊、微信表情包等各個宣傳環節,使饒平的文旅形象更加生動、立體,游客也能更直觀地認識饒平、了解饒平,方便規劃游玩路線。
IP形象
“舌尖上的饒平”2024年饒平縣文化旅游美食節、新春音樂煙花晚會、“百千萬工程”文旅嘉年華、半程馬拉松賽以及5·19中國旅游日暨“十佳旅游網紅點”推介活動……精彩活動讓人流連忘返,心生向往,為進一步提升文旅消費空間,擴大“文旅饒平”品牌影響力,饒平縣還策劃了一些特色活動,文旅資源和精品路線產品吸引更多關注,持續激發饒平旅游熱潮,達到“舉辦一場活動,強化一種城市記憶”的良好效果。
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游,讓旅游更有“詩意”;用旅游的載體傳播文化,讓文化走向“遠方”。接下來,饒平縣將順應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趨勢,圍繞市委加快構建金色韓江發展軸、藍色海洋經濟帶、綠色生態發展帶“一軸兩帶”區域發展格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統領,進一步構建“北部紅色游、中部綠色游、濱海藍色游”旅游發展格局,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抓手,推動更多高質量文旅項目落地見效,為加快構建“一城一廊一海灣”饒平發展新格局貢獻文旅新力量。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玫 黃嘉爍 實習生 黃丹玲
圖片|黃春生 饒平文旅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