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快把我家門檻踏破啦?!痹诮衲瓴疬`治亂過程中,村民王老伯對前來動員的饒平縣浮山鎮東官村的村干部說。一句玩笑話,卻折射出浮山鎮開展清臟治亂行動的力度和溫度。
連日來,浮山鎮以“三個三”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為牽引,以黨建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風向標開展清臟治亂行動,凝聚黨群合力,縱深推進鎮域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全面突破、全面提升。一幅黨建帶群建、清臟治亂建家園的“和美鄉村宜居圖”,正在浮山徐徐展開。
有力度:“兩委”包干網格聯動
緊扣“三個三”集中清臟治亂任務要求,浮山鎮建立“一三五”工作機制——落實村每天上報工作進度,鎮“百千萬工程”指揮辦聯合紀檢監察部門每3天組織開展巡查并就發現問題進行通報或約談相關村干部,在對清拆存量綜合研判的基礎上,鎮每5天組織“硬骨頭”存量集中攻堅行動。這一“蹲下去看清螞蟻”的督辦機制,讓清臟治亂成為干部“試金石”,村村比拼、爭先恐后的清拆氛圍在鎮里形成。
在這一氛圍的帶動之下,浮山鎮各村紛紛建立“黨建引領+‘兩委’包干+網格聯動”推進模式,由村黨組織書記掛帥、“兩委”干部包干到自然村、黨員模范分網格聯動,協同推進清臟治亂。同時,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黨員代表大會就“清臟治亂”做法、效益等進行闡釋,明確閑置危舊房屋、廢棄豬舍、田間窩棚、違規搭設廣告牌及遮陽棚等必拆。在此基礎上依據“一戶一宅”有關法律規章,動員農戶先行對多出的破舊房屋進行自拆。
清拆現場。
在這一過程中,村黨組織書記及“兩委”干部以身踐行,帶頭先自拆。如坪洋村黨組織書記首先帶頭清拆自家破舊泥磚房,順利帶動相鄰3間泥磚房一齊清拆;東洋村3名村干部為了村域風貌統一,主動自拆搭建鐵棚、廢棄豬舍及田間窩棚;東官村組織群眾現場看“兩委”干部清拆歷史遺留多年的省道沿線違搭遮陽棚等。
各個村級黨組織也各展身手,有的利用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標語、帶黨員群眾外出參觀等多種形式,讓村民充分意識到他們就是“三清三拆”的主體;有的梳理“釘子戶”的社會關系網,聯合宗祠老人組、鄉賢等多次入戶;有的發動在編在職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回鄉進行率先示范;有的積極引導村里威望高、說話響、見識廣的老黨員、群眾等在各個片區召開“晚上議事會”“樹下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小組會,組織村民就“村莊如何規劃、舊房怎樣拆除、騰讓土地如何利用”等話題進行討論,潛移默化樹立村民“主體意識”……
黨群合力清臟治亂。
在鎮村兩級的推動下,黨員們亮身份、比作為、樹形象,退役軍人、離退休老干部紛紛加入,帶頭清拆自家違建、清理房前屋后環境衛生,不僅當好示范、樹立標桿,還積極配合村黨組織做好親屬、家族、朋友、戰友等的宣傳引導工作;村內宗祠老人組、理事會、鄉賢等也主動參與,組織開展宗祠周邊環境衛生整治,配合黨員干部晚上入戶開展勸拆工作、帶頭調解拆除矛盾糾紛。
有溫度:入戶動員,分類清拆
清拆有力度,但工作方法還需有溫度,才能最大程度取得村民的支持。
“阿伯,你的機器可以慢慢搬?!痹谖迓摯逄镩g窩棚前,青年干部羅曉杭正輕聲輕語,與村民交流。結合年輕班子進村入戶走訪行動,浮山鎮一方面組織對拆除工作推進緩慢、群眾抵觸情緒大的村開展政策宣講、疏導群眾情緒,一方面結合前期摸查情況,明確拆除次序,做到分類推進:將閑置危舊房屋、廢棄豬舍、違搭廣告牌及遮陽棚等作為第一批清拆點位,將農村獨居老人住房、當前從事農業生產生活的搭建物及村民搭建的唯一廁所、廚房等作為第二批清拆點位,為村民住宿搬遷、生產機器搬移、必要設施重設重建等留出時間,適當延期清拆。
黨群合力清臟治亂。
“明確了哪些房子要拆,哪些房子可以暫緩拆,實現了動態化管理,既最小程度降低了群眾損失,也最大力度爭取到群眾理解。”坪洋村干部曾偉鋒表示,“揣著辦法奔著問題去”的清晰思路,讓干部們心里有數,工作也有了方向。
聚焦群眾擔心房屋清拆后的權屬問題,各村級黨組織還與自然村小組長、戶主、周邊群眾等就清拆點位進行現場拍照并測量登記,明確“四至”面積,由戶主和村干部簽名權屬證明確認。結合鄉村治理積分制,巧用志愿積分兌換激勵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與清拆行動。例如,五聯村黨總支給予帶頭拆除自家違搭的余某50積分獎勵,在得到村干部和家人的認可下,余某后來還主動清理房前屋后亂堆的雜物和田間雜草,成為“清臟治亂”宣傳隊伍中積極的一員。
黨群合力清臟治亂。
在此基礎上,浮山鎮各村還對拆除空間進行綜合利用,因地制宜植樹添綠或者打造“四小園”,對產生的拆建垃圾、廢棄石料、歷史石墻磚等用于村莊環境整治工程和鄉村外墻景帶整飾,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村容村貌變化。饒平縣工商聯、縣青企聯、民建饒平支部、縣僑聯、惠州饒平商會等各級社會力量也在縣委統戰部的指導推動下,積極對接村黨組織,達成包村包段“認建”幫扶農房風貌整治提升、“四小園”、綠化美化及“三線”整治等公益項目。
截至目前,浮山鎮累計拆除閑置危舊房屋、田間窩棚、違規搭建物等298處2.01萬平方米,清理堆積雜物垃圾等58.8噸,進行“三線”規整21.54公里,其中“三線”下地9.8公里。
來源 | 南方+、饒平發布
編輯 | 吳冰
審核 | 龐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