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工作法”疏通“堵點”;“分類清拆法”破解“難點”;“前后對比法”消除“痛點”……近段時間來,饒平縣新圩鎮燎星村深入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共同參與,不斷扮靚鄉村“顏值”,提升鄉村“品質”,以“能感知、有溫度、見效果”工作舉措,實現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今年7月份以來,全村共清拆老危舊房等30間。
“我們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聽取群眾的意見訴求,耐心向村民解釋‘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意義,爭取群眾理解支持。”據燎星村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深入細致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既講“大道理”,又講貼心話。同時堅持“清查建檔、分門別類、一類一策”工作法,用好網格化管理模式,對全村危舊房屋進行清查摸排,摸清房屋特點和土地權屬、建筑面積、建筑類型等信息,逐一建立檔案清單,切實消除農戶對危房拆除后地類發生變化的顧慮。
村內道路狹窄、清拆區新老房屋交錯,清拆會影響周邊房屋嗎?面對群眾顧慮,燎星村通過實地察看分析、綜合研判,實行“分類清拆法”,能手工清拆的盡量不用設備,能用小型設備處理的堅決不用重型機械,努力把清拆影響降至最低。同時,針對違建的玻璃墻、大門、遮陽棚等物品,采取先手工再機械、先分割再拆除等措施,盡量保持物品原有狀態,爭取該類物品拆除后群眾可用于其他地方二次使用,切實化解群眾抗拒情緒,確保清拆工作安全順利開展。
如何發揮“四小園”這個鄉村美顏法寶的功能作用?燎星村充分用好清拆空間,在村頭巷尾、屋前屋后的空閑土地、衛生條件差的荒廢地打造小景觀、小節點,增加群眾身邊休閑鍛煉的公共空間,目前建成農村“四小園”6個、新種樹木102棵,推動鄉村“顏值”與“氣質”煥然一新,全面徹底消除群眾擔心“拆而不建”問題。此外,緊盯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聚焦“清臟、治亂、拆違、植綠”等工作重點,對轄區主干道、農戶房前屋后、河溝渠道等區域進行常態化整治,努力建設“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長長久久”美麗鄉村。

文/圖|丁玫 饒宣 新圩鎮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