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是“百千萬工程”建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金石鎮強化黨建引領,在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中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新動能,走出一條“匯聚民資民智民力、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路子”,在凝聚黨心民心、改善鄉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陳厝巷村醒乾公祠
陳厝巷村集資600多萬元、賴厝村500多萬元、廠頭村800多萬元、黃厝巷村800萬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建設提升是“百千萬工程”的一大課題,金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鵬向記者介紹,金石鎮以發揚宗祠文化為著力點,探索“黨建+鄉賢”治理模式,成立鄉賢理事會,大力弘揚宗祠文化,鼓勵鄉賢帶頭捐資,發動更多村民踴躍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自開展以來,各村的捐款數額喜人。據不完全統計,全鎮投入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民資超過1億元,為金石鎮加快鄉村振興、實施“百千萬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走進金石鎮陳厝巷村,道路干凈整潔,房前屋后清爽開闊、綠樹成蔭,村文化廣場極具園林意蘊,嶄新的宗祠氣派又極具特色……“近年來,陳厝巷村開拓鄉村建設思路,廣泛發動鄉賢帶頭捐資,帶動村民共同出力參與家鄉建設,先后集資600多萬元用于鄉村建設。通過深入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活動,拆除違法違規建筑,清理池塘溝渠,打造兩個大型文化廣場,配備健身器材,別出心裁設計古色古香的文化長廊和亭臺樓閣,村里還改造音樂噴泉、鋪設水泥路面、修學校、建公廁,民居墻壁也畫上美麗鄉村的宣傳畫,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陳厝巷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惠金說。
陳厝巷村文化廣場
陳厝巷村黨建文化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陳厝巷村醒乾公祠始建于民國初年,后歷經歲月滄桑,倒塌成危房。2022年,在村“兩委”干部的牽頭下,發動鄉賢帶頭、村民踴躍捐資助力,共募集宗祠修繕經費300多萬元。“醒乾公祠自2024年1月修建完畢后,充分發揮了宗祠情懷凝聚鄉土民心的作用,成為村集體商討要事、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還帶動了越來越多在外發展的鄉賢回鄉尋根,關注鄉村發展建設。”陳厝巷村74歲村民陳岳和介紹。
籌集300多萬元改造兩條主要村道和修建綜合市場、林氏家廟重建100萬元、書齋池修建30萬元……據統計,近年來,上官路村由鄉賢和村民籌資建設的村人居環境改造提升、便民娛樂設施、祠堂修繕等項目累計金額約942萬元。
上官路村林氏家廟
“村里若是在公共建設上遇到資金上的短缺,需要支持就告訴我們!”上官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利揚向記者轉述了鄉賢們對他的支持與鼓勵話語。據介紹,上官路村鄉賢出錢出力修建林氏家廟,加強祠堂活化利用,打造鄉村文化新陣地。在林氏家廟一側,一位鄉賢獨家捐資20多萬元打造了上官路村群樂軒活動場所,為弦樂演奏和潮劇愛好者提供了穩定的練習空間。“自文化室建成以來,群樂軒成員日常排練有了固定場所,告別了以往向私人借用場地的不便。我們還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為村里鑼鼓隊和學校學生提供免費培訓,在豐富村民精神生活的同時,促進潮州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群樂軒成員林壁松說。
上官路村美化村容村貌壁畫
陳厝巷村和上官路村只是金石鎮各村匯聚鄉賢力量,賦能“百千萬工程”的縮影。接下來,金石鎮將牢牢把握“百千萬工程”發展機遇,做深做實鄉賢文章,深化“黨建+鄉賢”的創新治理模式,實現“黨建帶動、鄉賢互動、內外聯動”的良好局面。同時,積極動員鄉賢多領域、全方位參與家鄉建設和治理,將保護古祠堂和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結合起來,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文/圖|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