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綠美潮安生態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江東鎮積極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整治與綠化同步提升,加快實現全域綠美,涌現出一批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如今,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正是對綠美江東的最好詮釋。
竹林綠意盡染、院落干凈整潔……走進樟厝洲村,目之所及處處如畫,行之所至步步皆景。隨著綠美生態意識漸入人心,村民也紛紛行動起來扮靚小家,“一家一景”隨處可見。在村民林伯的小院中,長勢良好的盆栽綠植錯落擺放,閑來無事,林伯便在院中侍弄花草。
樟厝洲村村民 林伯:
這幾年政府的投入特別大,村“兩委”干部也重視,村民也配合,這些綠化處理得還是不錯的。社會在進步,人的修養也在提高,比較重視綠化,但凡房前屋后有點空地的,都會想著種棵樹、種點花。綠化了空氣更好,開門出來到處一片綠色,心情肯定好。
做好“興綠”文章,更要不斷激發“綠色效益”。樟厝洲村位于韓江堤邊,生態環境優美,擁有竹林200多畝。在推進綠美生態建設中,樟厝洲村以“竹”為依托,發展綠色產業,引導資質好、資金厚的社會資本投資運營,打造了集種植、深加工、餐飲、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江上竹洲”竹筍文化園。
樟厝洲村黨總支書記 村委會主任 林燦杰:
這個項目在2023年6、7月份建成,目前這個項目經營正常。從綠美這方面來說,承包公司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包括增加一些設施可以供村民、外地游客進行觀賞。還有就是里面的竹筍,通過他們公司自己管理,提高了種植方面的效益。這個竹園承包給公司,第一個受益的就是村集體,村集體每年能夠收到這家公司的租金將近30萬元。
與此同時,東前溪村的綠美生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漫步在東前大池碧道,沿途風景怡人,綠樹與紅花相映成趣,盡顯生態之美。對于綠美生態建設帶給村子的細微變化,村民的感受最為直接。
東前溪村村民:
以前的路是坑坑洼洼的,行走一點都不方便,現在都鋪了水泥路,很平整,還進行了綠化,而且還弄了這條步行道,大家晚上來納涼都夸村里現在整改得很漂亮。
東前溪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 林利有:
以前這條碧道周邊就是各家各戶的“雜物間”,我們村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后,把這些亂搭亂建從頭拆到尾,清理了大約有500米距離。2022年開了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向全村村民募捐,因為村里沒什么集體經濟收入,一年就三四萬元,通過清拆后,PPP項目進駐后來打造了這條碧道,得到全村村民的支持。
作為江東鎮的“綠美生態示范村”,今年以來,東前溪村“兩委”立足實際,制定綠化方案,及時完成“一村一圖一表”,并積極組織開展鄉村綠化植樹活動,截至目前,共種植桃樹100株、紅繼木500株和風鈴木49株。
東前溪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 林利有:
后續的管養我們有雇了一個固定的人員專門管澆水、除草。農村地方,綠化種起來能乘涼,又好看,大部分人還是會支持的,包括種在房前屋后的,大家也會幫忙管理。
一條條干凈寬敞的巷道、一片片綠意盎然的景觀,既表達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江東鎮綠美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未來,江東鎮將繼續因地制宜推進綠美生態建設,逐步讓“綠美”成為全鎮的建設底色,成為群眾的幸福底色。
江東鎮委委員 方馥涵:
今年以來,我鎮高度重視綠美江東生態建設,在29個村開展植樹活動,共計投入金額約83萬元,植樹12257 株。為讓全鎮鄉村綠美景觀更加統一規范,鎮委、鎮政府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為鎮區主干道進行綠化規劃,全面部署、以點帶面。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綠美意識深入民心,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江東,推動綠美江東生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來源|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翁純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