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可見綠、出門即見景、轉角遇見美……漫步在湘橋的村居小巷,百樹園、百花園、百果園、百草園星羅棋布,點綴在房前屋后,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瓜果飄香,處處皆是綠美鄉村的幸福圖景。近年來,湘橋區緊緊圍繞“四個一百”綠化目標,以“繡花功夫”不斷做深做實綠美湘橋文章,突出一村一韻、一地一景,點、線、面結合打造綠美精品景觀,不斷把綠美生態優勢轉化為增進民生福祉的發展優勢,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綠美生態建設的湘橋答卷。
黨建引領 厚植綠美生態底色
在官塘鎮頂鄉村,有著“凌波仙子”美稱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雉拖著長長的金黃深褐色及白色的尾羽在村內的池塘上行走、覓食,姿態翩翩,步履輕盈,與池塘岸邊的青草、綠樹構成了一道美麗鄉村的靚麗風景線。近年來,頂鄉村“兩委”圍繞“四個一百”綠化目標,將鄉村綠化工作和“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創文創衛、“三清三拆三整治”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利用村內的邊角地、“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出來的閑置空地等,因地制宜進行“微改造、精提升”,定點定位“見縫插綠”,打造百樹園、百草園、百花園、古樹公園,將一塊塊“閑置地”轉變成“微景點”,持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積極打造親近自然、涵養生態、服務生活的綠色生態,也為水雉等鳥類的棲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有效保護和豐富生物的多樣性,不斷筑牢高質量發展綠色生態屏障。
頂鄉村的美麗蝶變是官塘鎮全域推進綠美生態建設的生動實踐,官塘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注重發揮黨委統籌抓總作用,積極推動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鄉賢支持”的綠美鄉村建設工作機制,成立黨員增綠植綠護綠隊伍,立足各村“四個一百”摸查情況科學制定綠化計劃,查漏補缺補充樹種,并充分調動黨員、干部、企業、鄉賢、群眾力量參與鄉村綠化活動,打造“青年林”“巾幗林”“初心林”“企業林”等成片綠地,不斷凝聚鄉村綠美強大合力。同時,官塘鎮充分發揮市、區兩級力量與村黨組織聯建共建效能,市、區兩級機關單位黨員干部下沉指導參與官塘典型村春季植樹、人居環境整治等活動,為綠美官塘生態建設注入“紅色動力”。
? ?
規劃先行 扮靚綠美鄉村
“今年來,村里的綠化等各方面都在變好,晚上來玩的游客很多,村民們都非常滿意?!碧崞鸫謇锃h境的變化,鳳新街道高厝塘村村民許阿姨連連點贊。高厝塘村坐落在青山碧水之間,踏入村莊,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整潔干凈的寬闊村道,房前屋后綠樹環繞、繁花似錦,濕地公園湖水悠悠、綠草如茵,公園旁的百草園、百花園里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各種大小不一的花草盆栽,在陽光的照耀下生機勃勃……這些都是高厝塘村著力推進綠美生態建設、改善村容村貌的成果。自吹響鄉村綠美生態建設“集結號”以來,高厝塘村堅持規劃先行,村“兩委”干部、村民聯動“摸排逐綠”,重點對村內的“公園”“四旁”“五邊”等開展摸底調研,摸清村內適合綠化種植的區域,通過掛圖作戰、靶向發力,全面提升鄉村綠化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性,串珠成鏈推進高厝塘村山、水、城綠起來、美起來,讓村民開門見綠、推窗見景。
一村一規劃,一村一圖紙。在推進鄉村綠美生態建設和“四個一百”打造中,磷溪鎮塔后村通過深入現場摸排、召開工作例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等方式,由村“兩委”干部、村民、鄉賢等共同商討制定鄉村綠化工作計劃,并結合村民中果農較多、村民喜愛多肉植物和種養花卉的特點,摸清“在哪種樹(花)”、謀實“種什么樹(花)”、明確“種多少樹(花)”,用“小規劃”繪出“大藍圖”,讓百樹園、百花園、百果園、百草園等空間綠化的打造與村民需求互相匹配,不斷增強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
群策群力 共繪綠美生態新畫卷
走進鐵鋪鎮桂林村文化公園,一個綠意盎然、自然和諧、功能多樣的開放空間展現在眼前,園內綠植郁郁蔥蔥,滿枝鮮花隨風搖曳,新鋪裝的路面平整亮麗,增設的涼亭滿足村民休閑納涼的需求。文化公園是桂林村推進“四個一百”打造的縮影,桂林村結合百姓所需所盼和鄉村歷史文化背景,積極拓展鄉村綠色空間,在文化公園、村道兩側等區域種植紅楓樹、中國紅櫻花、金絲楠木等植物,并引進丹桂、銀桂、金桂、四季桂、沉香桂等多個桂花品種,在增加景觀效果的同時豐富鄉村綠化品種,著力打造桂花飄香的“桂花鄉”,也讓桂林村有了更多“抬眼見綠、漫步入綠”的游憩休閑空間。
如何進一步讓群眾共建共享綠美生態建設成果?桂林村將精心繪制的百樹圖、百花圖、百果圖、百草圖予以公示公開,清晰直觀地為村民游客展現各類植物的品種和名稱及其在村內種植的位置,讓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種類、生長環境和生態價值,不斷增強對綠美生態建設的認識和保護環境意識。同時,桂林村“兩委”大力踐行“綠色、共享”發展理念,引導群眾積極探索“美麗庭院”發展模式,按照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果則果、宜草則草的要求,在自家院內、門前、屋后及路旁等閑置空地栽種花草,以“小美”庭院扮靚“大美”鄉村,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四個一百”打造的積極性,讓群眾在鄉村綠化共建共享中更有參與感和獲得感。
青少年是綠美生態建設的受益者和傳承人,厚植綠美之種,校園建設至關重要。在課間走進磷溪鎮溪口四村小學,學生們正三五成群地圍聚在“百草園”中,忙著為自己動手栽種的小盆栽澆水、施肥、修剪。磷溪鎮溪口四村小學把綠美理念融入學生美育、勞動教育中,在校園的空地和邊角地打造“校園版”的百草園等勞動園地和實踐基地,鼓勵學生爭當“小小綠化師”和“小小農藝師”,讓學生承擔起照料綠色生命的責任,引導他們植樹增蔭、育花增美,把“綠”栽滿校園,讓“美”浸潤心田。
一村一舍皆風景,綠美鄉村入畫來。如今,湘橋鄉間的百花園內百花競開、蝴蝶翩翩,百草園中綠草如茵、萬物生長,百樹園里綠樹成蔭、生機勃勃,百果園中瓜果飄香、碩果累累,一幅幅小而精、綠而美的生態景觀躍然眼前。遍布全區的綠色風景,日益成為湘橋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來源 | 湘聞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