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宏
夏日里的雨水,說下就下,但又經常是一番瓢潑過后轉瞬即停。濕潤的空氣中,潮州古城青灰相間的古建筑,被浸染成粉墻黛瓦模樣。被雨水浣洗后的古城,愈發古樸典雅。
適逢周六下午閑暇,我開個電動車在古城區轉悠,打發下周末時光。
穿過官誥巷時發現,巷口的那間書店依然還在經營。老板娘也依然閑不住,有條不紊地整理著店內的商品。問起生意怎樣,她慨然道:現在的生意愈發不如從前,賣圖書或是學生學習閑娛物品的愈發減少,這當中有眾多手機APP購物平臺的便利使然,也有其他原因。我跟老板娘買了兩本雜志,轉身離開。就是在這個書店,因了先前接送讀小學的兒子,度過了4年接放學的陪伴時光,有時來得稍早些,就在書店里稍微看會兒書,時間久了雖然老板娘不曾說什么,但自己覺得過意不去,就不時買幾本雜志或是小說。若是遇到雨天,諸多在此等候自家孩子放學的家長因為躲雨就聚攏于此,老板娘也從不說什么,只是拿多幾個凳子給大家坐,還會細心地把遮陽棚撐得更開些。
今年高考期間,和讀高二的兒子前往西湖,在路過曾就讀的中學時,他激動地指著一幢樓說,老爸,最里面的那幢樓,我在那兒學習了3年,有細致入微的好老師,還結識了一幫好同學,校風和環境都是很不錯的。盡管我進入校園的機會,除去開家長會,幾乎接近沒有。但我完全能理解兒子在看到母校時的欣喜感受。
在潮州工作生活,先后換過四五次房子,短的住一兩年,長的住過三五年,生活才逐漸變得此許安定。但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每次路過曾有經歷的地方,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看上一眼。而往往在剎那中,曾過往的生活,在眼前、在腦海會幕幕掠過。
時光荏苒,物是人非。正如冬去春會來,夏長秋將至,一年中季節的形色變換,造就呈現了這個城市最好的戲劇。生活于此的百姓大眾既是角色之一,亦是觀眾,或覽全劇,或歷經其中,再忙,也悄然在古城四季應景的存浮了一幀小品。
每次路過那處營區,我都會朝里面看一眼,近20年的時光消逝,戰友們早已各奔東西,但我們那幫來自五湖四海的,不是兄弟親如兄弟的戰友,在那熟悉的營區里,一起相聚,一起摸爬滾打,一起通宵達旦地徹夜臥談,一起前往野外長途奔襲,并肩拉練,那青春的一幕幕,仿佛窗簾輕拉,歷歷在目。
仔細想來,人的一生,無非就是從牙牙學語的孩童作如,終到兩鬢斑白的暮年,大家皆這般如此。每個人就這樣一步步,跨越生活的溝坎,在兜兜轉轉,熙來攘往間,歷經著世間滄桑,走向未知的彼岸。
而當我們路過那些我們曾頗為熟悉的地方,特別是學習、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時,就必然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憶……那是因為,里面曾有陪伴我們的青蔥歲月、有激情滌蕩的年輕人生。而一旦它成為過去,你就只能路過,絕無可能回到從前。
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一個人在什么年齡段最美?我超喜歡一個高贊回答:“不想年齡”的人,最美的年華就是“此時此刻”。現在的每一天,都是我們未來歲月里最年輕的那一天。唯有活在當下,才是對年齡最好的致敬。人生路漫漫,即便再親密且相依相伴的人,終有一天也將淡出,且消逝的悄無聲息。所以說,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日已逝往事不可追的人所奢望的昨天,而你習以為常的現在,是你未來回不去的曾經。開書店的阿姐,就屬于始終對生活充滿幸福期待,對日子充盈著愉悅美好的人。
徜徉人海,無意中做的任何事,都有可能被別人關注或記住。美好卻終究是世上最珍貴的東西,秋不語,卻豐收了世界,花不言,卻芬芳著人間。萬物皆然,所以花才能艷絢地開,風才會悠拂地吹。也唯有這樣,總有那么一些人生時刻,洋溢著各樣味覺的記憶和早已忘懷的歲月交織,在平常的日子里猛然間略過閃光的形態,或在腦海抑或在心田迤邐而過。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