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與設計會碰撞出哪些火花?潮文化元素融入工業設計有多少種方式?……回顧剛剛落下帷幕的潮州市湘橋區“百千萬工程”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成果展示活動,或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
潮州市湘橋區“百千萬工程”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成果展示活動
工業設計是創新鏈的起點、價值鏈的源頭。本次大賽圍繞“新設計、新發展、新格局” 主題,深挖工業設計動能,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涌現出一批既凸顯潮文化特色又緊跟工業設計前沿的設計作品。
?“本次大賽的作品不僅令人耳目一新,更在成果轉化、材料選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大賽評委、湘橋區陶瓷傳統特色工藝研究中心正高級工藝美術師謝華表示,本屆賽事獲獎作品與產業深度融合,能夠直觀體現潮州產業轉型升級方向,不少作品已經或者正在實現落地量產,真正體現了用設計點亮工業。
突出組織保障
廣泛發動參與賽事
工業設計被譽為撬動工業發展的“金手指” ,“設計+時尚”成就了無印良品,“設計+資本”成就了小米,可以說,工業設計是把技術變成商品的一個重要橋梁。
潮州市湘橋區“百千萬工程”工業設計大賽。
今年來,湘橋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領導蒞潮調研有關指示要求以及市委常委會會議有關精神,錨定“提高傳統產業的產品設計能力”目標, 成功策劃舉辦“百千萬工程”工業設計大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本次工業設計大賽,區委主要領導親自統籌部署,落實區分管領導加強賽事籌備,第一時間成立大賽組委會,全面做好賽事組織、協調等工作。
大賽更是云集國內設計精英,匯聚智造精華,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湘橋區通過廣泛發動,鼓勵知名設計機構、美術類院校學生、年輕設計師、工藝美術大師參賽,成功吸引廣州、深圳、山東、江西、沈陽等地區86家企業、692名設計人員(含268名高校學生)報名,短短一個月共征集到合格作品811件。經兩輪評選,評出產品、產業兩大組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8項、優秀獎6項、入圍獎8項,并評選出優秀工業設計師6名。
突出效益導向
凸顯工業設計價值
“厝角頭”是潮府建筑的標志,也是潮州文化的象征。在大賽產品設計組的成果展中,作品名稱為《韓公酒瓶(潮府厝角頭)》的酒瓶外觀便是將潮府建筑的“厝角頭”元素體現得淋漓盡致。該作品獲得大賽產品設計組一等獎。除了設計精美,已經實現量產并成功推向市場,也是該作品獲獎的重要因素之一。
《韓公酒瓶(潮府厝角頭)》。
此次大賽,主辦方堅持深挖工業設計價值,征集的811件作品亮點紛呈,完美契合賽事“新設計·新發展·新格局”主題,在對潮州文化的創新融合、商業潛力開發等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突出美學經濟引領作用。一是“潮”味較濃。獲獎作品《紅桃粿》,設計師運用潮州傳統的陶瓷工藝,結合器具實用性,創作出既具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茶具。二是實用性強。獲獎作品《光素陶瓷琉璃燈》,設計解決了日常生活中的陶瓷琉璃燈具規格問題,不僅美觀大方,又滿足人們的需求。三是創新性強。獲獎作品《五谷豐登》蟹簍,設計采用木雕和瓷雕結合的創新,突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創造出獨特的設計效果。四是商業潛力高。獲獎作品《韓公酒瓶(潮府厝角頭)》,產品設計中獨特的“厝角頭”造型,充分考慮文旅市場需求、消費者打卡心理等因素,文創商業路線規劃清晰,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可觀的經濟效益。

大賽作品展示。
“工業設計對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關鍵作用?!贝筚愒u委、潮州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柳茂春表示,希望能以此次大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知名設計院校、設計團隊、設計師的合作交流,以工業設計賦能產品創新,持續提升潮州陶瓷產品文化內涵和競爭優勢。
統籌兼顧
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在湘橋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大賽組委會強化保障、精準服務,為賽事專業、嚴謹、高效打下堅實基礎。一是專業評選到位。大賽邀請了市陶瓷行業協會、市工業設計協會、百師園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中潮工業設計創新人才基地等多個單位共同參與,并邀請非遺、工藝美術大師、院校專家,百千萬鄉土人才、行業協會專家、企業高級技術人員等組成評審委員會,確保賽事的專業性、權威性。二是宣傳推廣到位。在潮州日報開辟專欄,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評委進行賽事專題報道,依托學習強國、人民網、新華網、南方網等各類媒體,全方位宣傳造勢,借助多媒體融合宣傳效應,持續擴大賽事影響力,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三是公平公正到位,賽事特邀潮州市韓江公證處為大賽提供公證法律服務,公證處全程參與項目路演、評審專家打分、統分、比賽結果展示各個環節,確保比賽全過程的公平公正、規范有序。
評委對作品進行認真評選。
湘橋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雷捷表示,此次設計大賽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地展現湘橋區在工業設計創新領域的前沿成果,是湘橋區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下來,湘橋區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委、市委領導關于傳統產業產品設計工作的有關指示要求,以本次工業設計大賽為起點,積極推動大賽獲獎作品成果對接和項目孵化,促進成果產業化與商業化,加快傳統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湘橋區“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佳濤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蔡泳
編輯|吳冰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