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的環境
□?李英群
喝工夫茶,需要講究環境嗎?
也許不用講究,用選擇更恰當些。從實際生活看,時下在潮州,工夫茶座無處不在,各家各戶的客廳,大街小巷的商鋪,會所,工作室,閑間,車上,船上,都有工夫茶的身影。哪輛私家車的后備廂里沒有整套工夫茶具?連煤氣爐,小茶幾,礦泉水都齊全。與親友駕車出游,路旁有一平坦草地,或一側小河中有一巨石平臺,都會停車來一泡!
這幾乎看不出潮人飲工夫茶是講究環境的。
但,工夫茶畢竟是潮人生活中儒雅的飲品,消閑的伴侶,對環境還是有要求,有希望的。從流傳久遠的口語“坐書齋,喝燒茶,坐交椅,啃瓜子”就可略見端倪。
書齋,是喝茶好環境之一。
工夫茶不同內地人的大碗茶,每人一大碗喝到底。我們是三個小杯幾位好友輪著喝。那“請請請”之聲體現了工夫茶“和、敬”的文化內核。友好,祥和,互敬,共享,而最能體現工夫茶文化的是茶座中的“從暹羅到豬槽”那海闊天空的神聊,那是最能體現工夫茶神韻,滿足茶客雅興的章節,這需要一定的環境。而書齋那明窗凈幾,書香滿屋無疑是絕佳場所。
“有閑來食茶”是工夫茶世界流行的專用語。為何不說有空或無事來食茶呢?閑,含著無事與有空之義,但有空與無事都包含不了閑字所有之義。閑,有空有暇,更包含著悠閑、閑適、閑情等義項,它已不是表達時間、空間、事物,而是指心情、心境。所謂閑工夫,指的是閑情逸致。
作為一名工夫茶故鄉的潮州人,我從當小茶童到成長為老茶客,與工夫茶打交道七八十年,依我對工夫茶文化的理解,寫過一首潮州老丑曲的唱詞,潮劇院時朋友吳殿祥譜了曲。如下:《有閑來食茶》
人生難得閑工夫,
朋友行磨一大堆。
火來起,茶來煲,
鳳凰單叢老宋種,
細細個杯,巧巧個壺,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尊老敬賢,長幼有序。
食食食,請請請,
工夫茶人過書儒。
從古朝年到老厝邊,
暹羅豬槽吱咀嚕。
上好是頭食茶又頭聽曲,
聽罷五娘又聽劉明珠。
茶薄人情厚,
情厚人長久。
長久相唱和,
唱和共歡娛。
有閑來食茶,享受工課理直的閑工夫。
請,請請請!
嘿,有閑心閑情,就過來共飲一泡茶,共度悠閑時光。
你喜歡喝酒嗎?食酒與食茶完全不一樣。喝酒有喝悶酒一說。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原來他喝酒是為了解憂消愁。酒量比他大得多的李白有更深體會:“舉杯消愁愁更愁。”
喝悶酒往往是一人,而喝茶不是。解憂消愁之物,是舒心暢懷的調味品,要與好友共享,所以才有這句熱情相邀的“有閑來食茶。”人生難得半日閑,有閑就該工夫茶!
還沒解開題目,說及主題吧?
其實,從悶酒到閑茶,答案已顯擺在面前了。為什么最儒雅的工夫茶,居然可以那么隨意地在樹下、路旁、工地、田頭進行,太不講究環境了吧?
最好的環境不在外部世界,在茶客內心,叫心境!飲茶時,胸無積慮,身無欠賬,不為名所困,不被外界干擾,心平氣和,悠然自得,這心境,就是最好的品工夫茶環境。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