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湘橋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市有關工作會議要求,深入開展電動自行車領域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1月至4月,湘橋區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和火災亡人事故均保持“零發生”。
建章立制,織密筑牢安全防線
湘橋區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電動自行車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將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理以及“破網開窗”“違規住人清零”作為重要工作任務,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壓實工作責任,推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有序有力;落實網格化管理,用好村(社區)消防管理網格,發揮社區志愿者、網格巡查員作用,提醒車主安全用車、規范使用電動車停放點,及時發現勸阻違規充電、占用通道等行為,確保第一時間消除安全隱患;深入一線開展督導檢查,每周通報各鎮街、相關部門整改情況,嚴肅問責整治不力相關責任人,切實推動全區應急消防能力提升,全面推動消防安全責任落實落地。

綜合治理,齊抓共管構建新局
按照“除隱患、保安全、促民生”的工作思路,聚焦銷售、維修、行駛、停充電等四大“重點環節”,合力開展“雷霆行動”,組織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全覆蓋對小區、停車場等區域的“飛線充電”現象進行整治,對區域內電動自行車銷售商鋪進行清查并建檔造冊,凝心聚力抓好電動自行車領域綜合整治工作;結合推進“百千萬工程”、創文創衛、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新增124個電動自行車集中停充點,加快老舊小區(住宅樓)消防改造及巷道村道消火栓建設,加強鎮街專職消防隊及村(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目前已建立4個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建成93個村(社區)微型消防站,全力補齊綜合治理短板;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拆牌、破網、清通道”專項行動,以“破網開窗”打通生命通道和違規住人場所的“物理分隔”專項整治為先,全面落實“逐個樓層、逐個房間都必須‘破網開窗’”的整改目標。

典型示范,點面開花全域推廣
組織召開全區物業小區電動自行車管理工作集體約談會,實行固定值班和巡查員流動巡查“雙模式”“樓長制”,實現隱患自查自改,推動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加強管理,堅持分類施策,認真落實有物業小區嚴禁電動自行車進入地下車庫,按要求在電梯安裝阻梯系統,重點整治無物業管理小區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上樓入戶等亂象,積極推動電動車輛管理標準化;標識化管理小區消防車通道、登高操作面,加強消防設施設備定期檢查、保養,嚴格規范消防車通道管理,推動生命通道管理標準化;落實部分小區消防設施張貼使用簡介,建設一批宣傳欄、體驗點,發動社區工作者、志愿者上門入戶做好宣傳,日常提醒居民“三清三關”,定期組織居民學習消防知識,邀請消防大隊人員組織培訓演練,不斷提升居民消防安全素質,推動消防安全宣傳標準化。

宣教并舉,定點發力全面宣傳
深入開展消防安全法治宣傳教育,推進消防宣傳“五進”,通過大屏小幕、電影院和KTV開機畫面、農村大喇叭、村(社區)微信群及各類新媒體平臺普及消防知識,將火災防范、逃生自救等常識宣傳觸角“延伸到村居、傳遞到群眾”;開展消防培訓,組織“進區入戶”實地開展宣傳宣講,開放消防站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累計培訓235場次,受益約1.2萬人次,開展宣傳活動超50場次,張貼《關于規范電動自行車停放及充電加強火災防范工作的通告》超1.5萬份,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圍。
接下來,湘橋區將結合“三線”整治、“破網開窗”打通生命通道等專項行動,全面實施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深入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隱患整治攻堅,建立電動自行車、防盜網等重點領域“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監管機制,著力化解一批重大安全風險、整改一批重大火災隱患、培育一批消防安全明白人,促進城鄉消防安全水平不斷提升,為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繁榮美麗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來源 |?湘橋區宣傳新聞中心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