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聯妙對趣談
□?謝岳雄
奇聯妙對,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奇聯妙對不僅要求上下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句法相同,更要求在意境、音韻、平仄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創造出一種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美感。
奇聯的巧妙之處在于它往往打破常規,運用出奇制勝的手法,將看似毫不相關的詞語或概念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
記得早在1985年,《廣東農民報》(現《南方農村報》)與廣東楹聯學會聯合舉辦征聯比賽,上聯是“徑滿紅花紅滿徑”(求下聯),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我饒有興趣地擬了下聯“門盈喜氣喜盈門”應征并獲獎。上下聯中的詞語本無直接關聯,但通過對仗和意境的營造,卻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讓人感受到了“滿徑紅花盛開”這個環境的美麗或心境的美好。字面上,它意味著桃花開滿了整條小路,給人一種幸福和滿足的感覺。上聯這個語境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生的美好,就像清新的桃花開放在人生的小徑旁,讓人更加熱愛生命。我所擬對的下聯不僅描述了“喜氣盈門”給人帶來的愉悅的心情,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巧妙的組合,不僅考驗了楹聯作者的文學功底,也展示了漢語的獨特魅力。
2022年7月,為傳承粵酒文化,弘揚韓愈精神,潮州一位企業家出句“韓山韓水韓公液”(上聯),向全國楹聯家及楹聯愛好者征集下聯。2023年3月經詩詞楹聯學會專家匿名方式進行初評、復評二輪評選,在全球3萬多副參賽來稿中,評選出50副入圍聯句。本人獲優選獎的應征下聯“陸賦陸詩陸羽茶”同出句一樣“對仗”和有故事,上下聯語意貫通,并在詞性、詞義、音韻等方面都達到高度的統一和協調,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上聯凸顯作為名人的韓愈(韓公)來到了潮州之后,為潮州百姓做實事,備受后人敬仰,令潮州的山水皆姓“韓”的史實,下聯則表彰了“茶圣”陸羽在詩賦創作方面鮮為人知的文學成就。據說拙作聯句也被評委視為佳作。
那么,如何巧妙地應對奇聯呢?我認為,關鍵在于理解奇聯的內涵和精髓,把握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深入理解奇聯的意境和主題。奇聯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情感,只有深入理解其內涵,才能準確地把握其主旨和精髓。比如,明代貴州龍崗書院有傳世名聯:“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杖量地面,地長杖短,短量長”。上聯通過船與石頭的關系,揭示了物與物之間相對性的哲理。在應對這樣的奇聯時,作者需要從意境和主題出發,尋找與之相契合的詞語和表達方式。船浮在水面,石頭很重,但是船能裝載石頭;那么,杖(尺)很短,地面很長,但是杖(尺)能丈量地面。同時“船載石頭”和“杖(尺)量地面”對應,“石重”對“地長”,“船輕”對“杖(尺)短”,“輕載重”對“短量長”。同樣道理,上聯“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對下聯“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也是妙對。
二是注重平仄相拗及音韻和諧。平仄相拗及音韻和諧是對聯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妙對的關鍵所在。在應對奇聯時,我們需要根據已有的音律和漢字意思的直覺,合理安排上下聯的平仄和音韻,使之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例如,“水清魚讀月;山翠林沐光”這一聯,上下聯的平仄和音韻都相得益彰,讀起來既有節奏感又富有音樂美。
三是發揮創意和想象力。奇聯妙對往往需要出奇制勝、富有創意。在應對奇聯時,我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尋找新穎獨特的詞語和表達方式,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創造出令人驚奇的藝術效果。如:“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一聯,通過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將山與霧、天與水的關系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嘆為觀止。
四是注重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奇聯妙對不僅要求形式上的對仗和音韻的和諧,還要求內容上的充實和深刻。在應對奇聯時,我們需要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時,注重內容的表達和思想的傳達。只有形式與內容相統一,才能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奇聯妙對。譬如,“綠肥紅瘦海棠瘦;雨密風疏燕子疏”、“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等等。
如何巧對奇聯,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通過深入理解奇聯的內涵和精髓,注重平仄相拗和音韻和諧,發揮創意和想象力,以及注重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我們可以逐漸掌握奇聯妙對的技巧和方法,創造出更多令人驚嘆的藝術作品。
不久前廣州增城“白水寨”旅游度假區為擴大知名度,以“白水寨泉多夕夕相思淚”為上聯出聯征疊字聯下聯,文友老麥經深入思考,遂對出下聯“前刀園剪出山山秀美風”。他將出產剪刀聞名于世的廣東陽江十八子的“前刀園”鑲嵌進去,一氣呵成。這一對聯不僅展現了自然風光的秀美,更通過巧妙的對仗和音韻的處理,讓人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樣的奇聯妙對,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是對現代文化的創新和拓展,展示了中華楹聯的無窮創意。
編輯|郭洵汐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