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正芳菲
□?范方啟
信手涂鴉出“人間四月正芳菲”這幾個字,有寫點什么的沖動。我知道,倘若我真的寫出了叫做文章的文字,你也許會拿一句“人間四月芳菲盡”來讓我無言以對,只是就這一句詩還不至于讓我理屈詞窮。
我之所以說“正芳菲”,絕無刻意發怪論或者高論的想法,事實勝于雄辯,睜開眼瞧瞧,四月,有你存在的四月,不正是姹紫嫣紅嗎?你可以不相信我,但如果你不相信你自己的眼睛,那你也就不可救藥了。也許,你會說,此四月非彼四月,我懂你的意思,——農歷的四月和公歷的四月。不管哪個四月,闖入你眼簾的肯定是紅一片、黃一片、紫一片、綠一片,那些叫得出名的和叫不出名的花兒朵兒的,還有樹呀草呀什么的,不就是芳菲么?
四月,對于一個季節來說,那毫無疑問的是過去式的,就跟一場精彩的戲,接近了尾聲,總讓人在心理上有點不舍,盡管表演者出于考慮觀眾的感受加了一點插曲,那依然是收場的前奏,由不得人油然生出惋惜之感慨。能不惋惜嗎?面對著美好事物的失去,沒有一點留戀那才是不正常的?!澳捍骸焙汀巴泶骸边@樣的說法的出現,不是對春天的肯定,而是一種憐憫,就像憐惜一個待字閨中的老姑娘一樣,盡管看起來依然是光彩照人的,可骨子里總讓人有點懷疑這姑娘是不是哪兒出了問題。
對著春景就開始感傷,道理何在呢?那又該如何去面對接下來的夏、秋、冬呢?再不濟,春天還是春天,就算花兒都謝了,還有油油的綠意。就算姑娘和少女相比有些老了,和大嬸、大娘比,那是占用壓倒性的優勢,她有很長很長的路,有更多更多的夢。你在哀嘆落花的時候,落花問你,你還記得你自己開花的日子嗎?落了,還有漫長的結果的期待,你的期待又是什么呢?
不要在春天就開始憂愁感傷。這不是忠告,而是多少過來人得出的感悟。我記得一個四十多歲的人曾經對我發出過一句感慨,那時,我還只有二十多歲。他說,我要是現在還只有三十多那該多好呀!我心想,三十多歲有什么好呀,已經很老了。到我三十多歲的時候,我竟然是那樣眼紅那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認為他們簡直是太富有了,擁有一筆太過于奢侈的資本。在另外一個場合,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也說,要是還年輕十歲就好了。聽過那句話,我再也不感到疑惑了,因為我也有了失去,也在失去中懂得了珍惜。
回過頭來看,發生在春天的事情,即便是一個錯誤,那也不可怕,畢竟還有太多的修正和涂改錯誤的機會。
編輯|郭洵汐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