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綠美潮安生態建設號角吹響以來,潮安區文祠鎮立足鎮域實際和生態資源優勢,積極利用綠色資源“好底子”,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繪就綠美新畫卷。
走過坑美村“美安里”牌坊,沿溪而上,一片郁郁蔥蔥,繁花似錦的庭前院落、高聳入云的橄欖樹林,為綠美文祠建設寫下生動注腳。
我們坑美村以“一樹一溪多節點”為發展戰略,在上級的支持下,我們舉辦了“我在潮州有棵橄欖樹”認購活動,有效保護了古橄欖樹,同時通過設置“美安里”牌坊,美化綠化周邊環境。另外,今年自開展綠美建設活動以來,我村投入資金5萬元,種植苗木360株。
“綠色顏值”持續轉化為“金色價值”。近年來,坑美村大力發展茶葉規模化種植和橄欖品種改良,讓“綠色生態產業”持續綻放出勃勃生機;與此同時,依托山地林果資源豐富、山泉水匯集等優勢,發展農家樂、民宿等鄉村休閑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我們村的農民收入主要依靠銷售茶葉、橄欖等農業產品,村里有茶園近1000畝,培育了鴨屎香、白葉、烏葉等經典單叢茶品種,年產值約160萬元,全村橄欖樹種植面積近1000畝,百年以上古橄欖樹500多棵,年產值約60萬元。很多村民也利用自家閑置農房,開了民宿、農家樂、咖啡店,為經濟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同坑美村一樣,徜徉于李工坑村,山巒蔥郁、林木蔥翠的生態畫卷也令人賞心悅目。在該村眾多的林木中,有幾棵百年以上樹齡的紅錐樹,為了保護這些古樹資源,李工坑村建設了紅錐公園并安排專人管養。
我們李工坑在古樹保護方面發動黨員、村“兩委”干部定期巡查,檢查是否有蟲害,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乘著綠美潮安生態建設的東風,李工坑村持續發力,見縫插綠、見空補綠、宜綠則綠,為本村的生態環境錦上添“綠”。
我們李工坑畬族村自創建綠美鄉村以來,截至目前是種了約350棵苗木,其中小葉紫薇、紅花紫荊、鐵冬青等樹苗;接下來我們李工坑村委將會繼續發動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包括鄉賢、各級政府,一起為李工坑的綠美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綠意盎然的坑美村和李工坑村是文祠鎮深入開展綠美生態建設取得成效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文祠鎮圍繞“黨建+綠美”雙融雙促的建設理念,立足鎮域22個村的資源稟賦,繪就“綠化示意圖”,同時,發動多方力量開展植樹活動,為綠美文祠再添“新綠”,不斷厚植生態底色。
接下來,我鎮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區關于綠美生態建設工作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抓好綠美文祠生態建設,全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宣傳工作,鼓勵引導黨員、鄉賢、和企業捐資捐苗,帶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凝聚村莊綠化美化強大合力。同時,抓好資金統籌、打穴備苗等各項準備工作,既搶抓春種時節開展植樹綠化,也持續抓好常態化綠美、長效化管養。此外,我們還因地制宜挖掘文祠鎮綠色產業經濟潛力,以山水為形、以文化為魂,著力培育我鎮特色綠色產業品牌,走好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融合的發展之路,助力綠美潮安生態建設。
來源|潮安發布、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郭洵汐
審核|龐磊成
編輯 郭洵汐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