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潮州市湘橋區通過探索實踐,在全區范圍內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不斷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質增效。在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的第四批全國“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中,湘橋區憑借“‘星級文明戶’創評擦亮‘文明湘橋’品牌”成功入選。
走進鳳新街道陳橋村,寬敞平坦的村道、古色古香的建筑、隨處可見的綠樹紅花、精致美麗的村居環境令人備感舒適。十畝村民公園內,退休村干部陳楚卿正帶領一眾志愿者,參加村每周一次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近年來,熱心公益的陳楚卿積極帶領家人、動員鄰居,樹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營造良好風氣。她家也因此獲表彰為湘橋區“五星級文明戶”。
湘橋區“星級文明戶” 陳楚卿:平時一些小孩放學或者不用讀書的時候,遇到有活動,我都會發動、帶動他們來參加。我們也要教導孩子,從小傳承中華美德,尊老孝親、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團結鄰里,促進社會的和諧。從我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維持鄉風文明,讓美麗鄉村更加美麗。
志愿者 陳寶宏:在楚卿姨的帶領下我也參加了好幾年的志愿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認識到美麗鄉村需要人人參與,也對自己的行為習慣有很大促進和提升。
在湘橋區,像這樣以身邊榜樣示范引領村民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的事例還有不少。官塘鎮奕東村的養殖戶徐立喜一家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2019年創辦專業合作社以來,徐立喜堅持以科學技術指導養鵝實踐,促進養鵝業向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目前,鵝場擁有獅頭鵝種鵝2萬多只,產出的鵝苗供不應求。
湘橋區“星級文明戶” 徐立喜:我們采用益生菌進行飼養,這個過程中鵝群產生的糞便,也會帶著益生菌進入到整個場地,當益生菌占比多,有害細菌就減少,能治理好整個大環境。用水的處理也同樣采用有益細菌進行處理,設置七級環保處理,讓凈化后的水能重新循環利用。減少水資源浪費。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徐立喜不忘向當地及周邊鄉鎮群眾提供技術支持,增加村民經濟收益,帶領大伙共同發展致富。
官塘鎮奕東村黨支部副書記 詹銳喜:獅頭鵝是我村“一村一品”的主打產業,全村現有十多戶養殖戶,以往都是以散養為主。自從徐立喜在這里成立合作社進行科學養殖,為本村及周邊村民提供了就業學習的機會,解決了十多個勞動力,養殖戶通過學習,養殖技術也越來越好。
湘橋區“星級文明戶” 徐立喜:這些人來這里工作也能同時學習到整個養殖新技術,為今后自己的創業提供基礎。作為“星級文明戶”,我們會把創業過程中,科學養殖技術推向本村及官塘鎮,讓整個官塘鎮的獅頭鵝產業做強做大。
文明生沃野,新風沁心田。近年來,湘橋區多措并舉,把創評與文明鄉風、移風易俗等工作有機結合,在全區廣泛開展以“愛國守法星、孝老愛親星、衛生環保星、致富發展星、和諧守信星”為主題的“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
湘橋區委宣傳部文明股股長 四級主任科員 陳漾:一方面依托多樣化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宣傳“知星”氛圍,線上線下層層動員宣傳。另一方面,精準“評星”嚴把關,制定印發實施方案,召開工作推進會,舉辦創建現場會等,確保“評星”工作有標準、不走樣。
據統計,自2021年以來,湘橋區共評出四星級以上“星級文明戶”178戶,進一步凝聚鄉風文明建設強大合力,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文明正能量。
湘橋區在鳳新街道陳橋村舉辦“星級文明戶”現場交流會
湘橋區委宣傳部文明股股長 四級主任科員 陳漾:下一步,我區將聚焦管“星”、用“星”等動態管理工作,強化“星級文明戶”評選結果運用,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同時開展新一輪創評工作,力爭質量數量再提升,為推動湘橋區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來源|湘橋發布
編輯|翁純
審核|龐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