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紙質證明’是什么?”“如何實現‘零跑動’?”在潮州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潮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于近期參加《潮州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節目圍繞“數字政府改革”展開,展示了我市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方面的成果和展望,以及涉企便民服務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舉措。
市政務服務大廳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辦理服務(資料圖片)。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攝
群眾提問:供水報裝以前要去村里開證明然后去鎮里批,現在是不是不用這樣跑了?
市政數局回復:現在無需自己去開具證明,“無紙質證明”系統具備多層級協查功能,且已經逐級向下延伸到村(社區),在前臺受理業務時這份證明可以通過系統,由受理人員向鎮(街)發起協查申請,鎮(街)再向所在地村(社區)發出協查申請,村(社區)收到協查申請后可以通過手機粵政易直接開具證明再逐級向上回傳到供水部門,無需您自己去辦事大廳、鎮、村多頭跑腿,放心去辦。
記者了解到,辦理事項可實現“零跑動”,就是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快遞跑,群眾申辦事項可通過網上申請和快遞送達,足不出戶便可輕松辦成事,我市現在的政務服務事項有92%以上是“零跑動”,辦事就如網購一樣便利。
群眾提問:通過粵省事如何辦理殘疾人證?
市政數局回復:可以進入粵省事App或微信小程序,首頁搜索“扶殘助困”一件事,點擊即可進入辦理頁面。也可進入粵省事“文化潮州”辦事專區,在殘疾服務專區中點擊“扶殘助困”一件事。
如果不會用手機操作,有需要的群眾還可以在電腦端進入廣東政務服務網,或者線下就近在鎮街、村社區政務服務點,通過“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辦理。
2023年,市政數局認真按照市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要求,充分運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推進基層政務服務建設,提升群眾辦事便捷度,加快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便民服務圈”,服務好“百千萬”工程。
積極拓寬“粵省事”“粵商通”等政務服務平臺在基層的推廣應用,實現近千項高頻服務事項通過手機“一次辦成”,群眾辦事“不用跑”。
加強體系建設形成覆蓋市-縣(區)-鎮(街)-村(社區)四級體系,推動服務資源下沉基層。目前,我市894個村、126個社區均設立便民服務站,滿足群眾辦事需求。同時,大力實施基層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以點帶面推進基層政務服務示范創建,在各縣(區)分別選擇基礎扎實、群眾參與度高的村開展村級基層政務服務示范點創建,營造創新服務的氛圍,激發基層加強服務能力創新的活力。
加快推廣“互聯網+”村級代辦服務模式,持續推進“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鎮、村全覆蓋,近三年新增上線17項高頻事項,充實豐富“粵智助”服務事項,依托基層郵政服務網點,開展“政郵專窗就近辦”和“政郵專員上門辦”特色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能辦、會辦、好辦、快辦,逐步實現農村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和辦事不求人。
群眾提問:工程建設招評標項目在潮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布公告之前,是不是應該要發布招標計劃?
市政數局回復:依據《轉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計劃公告公示信息發布工作的通知》(潮發改法規函〔2023〕122號)文件要求,發布公告前應至少提前30天發布招標計劃。招標計劃由招標人在廣東省招標投標監管網上提前發布。招標計劃按要求發布后,招標公告發布前需下載招標計劃表加蓋公章送潮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去年以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強化信息化支撐,全力推進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推動交易標準化服務,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實現項目受理、場地預約、專家在線電子簽名、電子檔案存儲等真正意義的電子化交易,打通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的“最后一米”。常態化開展遠程異地評標提升招標公正性,破除本地評標專家的“熟人效應”造成評標公信力弱化,推廣電子保函和信用承諾替代投標保證金的應用。2023年,與省內13個地市以及黑龍江伊春市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展了44個項目的異地評標,保函平臺累計為各投標人開出保函913單,釋放投標保證金19.04億元。在廣東省率先推行信用承諾替代投標保證金新舉措,該舉措成功入選《廣東省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計劃項目》,2023年共為12個項目16個投標人采用,節約資金169.4萬元,進一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
通過本次節目,潮州市政數局進一步展示了我市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方面的決心和成果。接下來,潮州市政數局將緊扣省市關于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百千萬工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等中心任務,以推進數字政府均衡化為契機,持續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夯實數字政府基礎底座,錨定“四個一”(一網興業、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共享)的方向,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大平臺、大服務、大治理、大數據、大協同的優勢,全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讓數字政府在推動潮州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園 實習生 翁燁凰?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