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時許,饒平縣新豐鎮三中村文化廣場上,伴隨著陣陣音樂,村民們甩手、扭腰、闊步,跳著歡快的廣場舞,用優美的舞姿跳出了文明鄉村的美好生活。近年來,三中村注重文明鄉風建設,提倡一家有難、百家相幫,弘揚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同時,在外鄉賢情系桑梓,積極捐資支持家鄉道路建設、教育發展、風貌提升等,團結村民凝聚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三中村環境優美。
走在三中村中,道路干凈整潔,房屋錯落有致,溪流清澈見底,群眾安居樂業,文明鄉風撲面而來。近年來,三中村在鄉賢的支持下,投入資金1800多萬元,集中力量美化村莊環境,拆除了原污染環境的彩瓷廠,建立村文化廣場,改建公共衛生廁所,改造溪道及安裝石欄,修繕晉榮樓,安裝體育健身器材,鋪筑石階登山道,全面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扮靚美麗鄉村。“村里環境好了,我們的生活也更加舒心。”望著村莊環境變好,村民劉姐樂呵呵地說。
“咱們村,是寶地;美家園,多甜蜜。愛國家,志不移;守條約,心牢記。遵章法,不違紀;寬待人,嚴律己……”在三中村的村道旁、宣傳欄里,接地氣的標語隨處可見,朗朗上口的村規民約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約出了鄉村治理新機制,約出了鄉風文明新氣象,也約出了百姓幸福新生活。“我們積極倡導樹立新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切實引導村民摒棄亂丟垃圾、違反交規等不文明行為。”三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文曉說,該村還奉行文明簡約殯葬和婚俗新風,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操大辦,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尚,切實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程度。
三中村文化活動中心內,村民正彈奏樂曲。
腳步來到三中村文化活動中心,不時傳來陣陣琴聲和歡樂的笑聲,令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傾聽。循聲而進,只見幾位村民圍坐在一起,有的彈著揚琴,有的拉著二胡,悠揚的樂曲彈奏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一起彈彈琴,聊聊天,別提多高興了。”今年75歲的村民劉金記告訴記者,隨著村里文化設施日益齊全,村民參加文藝活動的積極性越來越強,也逐漸摒棄了打牌等陋習,在彈琴奏樂等活動中找到了精神依托,逐步改變了精神面貌和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村民文明素養、道德素質逐步提升。
長者食堂內,老人們正有序打飯。
臨近中午,三中村的長者食堂也熱鬧了起來,飯堂內熱氣騰騰的飯菜香撲鼻而來,志愿者們熱情地為老人們分發碗筷,盛好餐食,老人們圍桌而坐,邊吃飯邊話家常,氣氛十分和諧融洽。據介紹,三中村及周邊鄉村有不少獨居老人,由于他們年齡較大、身體不便等原因,做飯對于他們來說是個大問題。為此,三中村、中聯村動員社會愛心企業、慈善人士、志愿者出資出力,創辦了長者食堂,免費為老人們提供午餐,讓老年人群體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與關愛。
志愿者正開展文明宣傳活動。
如今,三中村美麗鄉村的“面子”越來越美,文明鄉村的“里子”越來越實,村美人和的愿景正慢慢變成現實。劉文曉表示,接下來,三中村將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進一步抓好農村文明建設。同時,通過深入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評選等方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文明之花在鄉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新培
編輯|郭洵汐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