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村規民約是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潮安區東鳳鎮黃厝尾村立足村情實際,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辦法、新路徑,通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呈現出“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文明新風尚。
黃厝尾村組織小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保潔活動。 黃村 攝
“近期,村里持續開展‘摩電’整治,進一步規范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秩序,取得較好效果。接下來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的安全文明意識,提升道路交通環境和城市文明形象。”“農場片橋頭路段下水道路面崎嶇,群眾出行不便,村兩委組織現場調研,并由村民自行籌集資金對該道路進行硬底化建設。”不久前,黃厝尾村兩委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召開村民議事會,大家就近期村里各類事務展開討論。
為倡導文明鄉風,黃厝尾村設立村民議事會,制定議事制度,開展村民議事協商自治。村民議事會的成員由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黨員代表、婦女代表等組成,討論內容包括本村日常生活、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等方面。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雄強表示,村民議事會有利于廣泛調動村民參與建設文明村的積極性,引導村民有效發揮主體作用,為鄉村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這幾年,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村民的文明意識也提升了。”陳雄強說,這一切的變化是實行依法治村的結果,人人自覺遵守村規民約,促進了村莊的美麗蝶變。
“發生矛盾糾紛,就找黃慶鈿調解工作室,黃主任都能幫忙解決。”說起村干部黃慶鈿,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2021年9月,在上級部門的支持和推動下,該村成立了潮安區首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黃慶鈿調解工作室。從事調解工作已有20年的黃慶鈿,創新“往下走往上提”工作模式,通過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摸排矛盾糾紛信息,鼓勵群眾“有煩事上調解室說說”的方式,有效調解涉農村土地爭議、婚姻家庭、鄰里、勞動爭議等各類糾紛,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去年6月,東鳳鎮人民調委會黃慶鈿調解工作室與潮安區人民法院聯合掛牌成立聯調工作室,一年多來,聯調工作室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依法依規調解訴訟案件近50宗,涉及金額300多萬元,有效推進矛盾糾紛訴源治理、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為發揮基層鄉風文明建設在鄉村基層治理的作用,黃厝尾村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培樹身邊典型,深化家庭文明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群眾形成崇德向善的社會風氣。同時,黃厝尾村還成立紅白理事會,將移風易俗的內容和要求納入村規民約,讓移風易俗有章可循。“我們聚焦農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整合現有資源,選址建立文化中心和仁德堂,號召村民在這里操辦紅白喜事。”陳雄強說,通過一系列舉措,引導群眾節儉辦紅白喜事,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村里的文化中心,還是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該村自發組織開展潮劇票友會、廣場舞等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風尚。黃厝尾村先后被評為潮州市文明村、廣東省文明村、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接下來,黃厝尾村將繼續完善村規民約,持續開展宣傳教育,推進移風易俗,凝聚起村民對文明行為規范的共識,讓文明之風吹進各家各戶。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編輯|吳冰
審核|吳燕珊